过敏性休克急救与处理指南.docxVIP

过敏性休克急救与处理指南.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敏性休克急救与处理指南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突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常由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食物(如坚果、海鲜)、昆虫叮咬等诱发,综合外科出院患者可能因术后用药、饮食不当或接触过敏原引发。该病进展迅速(通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本指南结合临床规范,明确急救流程与操作要点,适用于医疗人员、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学习参考。

一、过敏性休克的快速识别要点

过敏性休克的核心表现为“循环衰竭+多器官受累”,需重点关注以下症状,尤其出院患者出现用药后或接触可疑物质后的异常反应时,需立即警惕:

全身症状:突然出现的皮肤瘙痒、荨麻疹(风团)、血管性水肿(眼睑、口唇、面部或四肢肿胀),部分患者伴全身皮肤潮红、出汗、畏寒。

呼吸系统症状:喉头水肿(声音嘶哑、喉咙发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咳嗽,严重时出现窒息(呼吸微弱、发绀),是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循环系统症状:血压骤降(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30%)、心率加快(>100次/分)、四肢湿冷(手脚冰凉、苍白或发绀)、头晕、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嗜睡、昏迷),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伴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易被误认为“术后胃肠不适”,需结合其他症状鉴别。

其他特殊表现:部分患者无明显皮肤症状,直接出现“闪电样”休克(突然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出),尤其老年患者或长期服用降压药、激素的患者,症状更隐匿,需格外警惕。

识别口诀:“一痒二肿三喘憋,四凉五晕血压跌”(痒:皮肤瘙痒;肿:水肿;喘憋:呼吸异常;凉:四肢湿冷;晕:意识障碍;血压跌:血压下降)。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黄金10分钟”处理步骤)

过敏性休克急救需遵循“立即停药/脱离过敏原→优先纠正循环衰竭→对症处理多器官症状→后续监护”的原则,分步骤快速执行:

步骤1:立即脱离过敏原,启动急救响应(0-2分钟)

停止接触过敏原:

若为药物引发(如静脉输注抗生素、口服止痛药),立即停药,拔除输液针(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输注生理盐水维持通路);

若为食物引发,立即停止进食,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喉头水肿,可尝试催吐(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舌根部,避免强行催吐导致窒息);

若为昆虫叮咬,用镊子拔出毒刺(避免挤压毒囊,防止毒液扩散),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部位。

紧急呼救与体位调整:

立即呼叫120(拨打时明确告知“过敏性休克”“患者年龄、地址、当前症状(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若在医院内,立即通知急救团队(携带急救箱、除颤仪);

让患者取“休克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下肢抬高15-30°(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供血),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调整为半坐卧位(避免平躺加重喉头水肿),严禁随意搬动患者。

步骤2:注射肾上腺素(首选急救药物),纠正循环衰竭(2-5分钟)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一线抢救药物”,可快速收缩血管、提升血压、缓解喉头水肿,需严格按剂量规范注射:

药物选择与剂量:

成人:0.3-0.5ml(1:1000肾上腺素溶液,即1mg/ml),肌肉注射(首选部位:大腿外侧三角肌,吸收最快),若症状未缓解,可每5-10分钟重复注射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mg/次;

儿童:按体重计算,0.01mg/kg(1:1000肾上腺素溶液),肌肉注射,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3ml,同样可每5-10分钟重复1次;

特殊情况: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改用1:10000肾上腺素溶液(0.1mg/ml),静脉推注(成人1ml/次,儿童0.01mg/kg/次),同时启动心肺复苏。

注射操作要点:

肌肉注射时,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针头垂直刺入三角肌(深度约2-3cm,成人),推药后停留5-10秒再拔针,避免药物外渗;

若患者肥胖,可选择臀部肌肉注射(需避开坐骨神经),或用更长针头(3-4cm)确保药物注入肌肉层,避免皮下注射(吸收慢,效果差)。

禁忌与注意事项: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但过敏性休克时“救命优先”,仍需小剂量注射(可减半剂量,密切监测血压),不可因顾虑禁忌而延误用药;

注射后立即监测血压、心率,若出现血压骤升(收缩压>180mmHg),可给予硝酸甘油(成人0.5mg舌下含服)缓解。

步骤3:对症处理,维护呼吸与循环功能(5-8分钟)

在注射肾上腺素的同时,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重点维护呼吸和循环稳定:

改善呼吸功能: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5-10L/min),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饱和度<90%),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