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第
第七单元第20课《古诗三首》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返、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返、望”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返、苔”等4个生字,会写“返、望”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鹿柴》。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鹿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单元导读,探索自然
同学们,大自然赠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们发现了吗?我们来看到第七单元的篇章页。这单元学《古诗三首》赏大自然的美景,学《大自然的声音》听大自然的声音,学《读不完的大书》悟大自然这本书。还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习作,围绕身边“小事”表达、记录想法。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趟探索自然、感受生活的旅程吧!
2.导入古诗,读懂诗题。
(1)出示三首古诗的题目,指导学生读诗题。
①指导读准“柴”。
②教师范读诗题“鹿柴”“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跟读。
(2)提问:根据诗题,猜猜古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预设:分别描写的景观是鹿柴、天门山、西湖。
3.初读全诗,学习字词。
(1)出示三首古诗。
点拨:《鹿柴》是五言诗,《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七言诗。(2)出示“会认字”拼音。
要求:朗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字音。
①学生自读古诗。
②教师带读“会认字”,学生跟读。
③去掉“会认字”拼音读。
二、学习《鹿柴》,感受山林美景?
1.探究背景,了解诗人。
(1)同学们,“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一处胜景。辋川有二十处胜景,王维和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成《辋川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柴》就是其中的第五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去感受王维笔下的山林景致。
(2)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3)主要作品:《相思》《山居秋暝》等
2.品读古诗,读好古诗。
(1)出示要求: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①听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来。
②学生自由练读。
③小组比赛读。
④男女比赛读。
⑤全班齐读。
(2)了解诗题。
①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了解“鹿柴”在今陕西蓝田,王维曾在这里隐居。
②柴,同“寨”,栅栏,这里读zhài。
3.走进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①引导理解:“空山”空阔的山林;“但”的意思是只,只是。
②点拨:第一句直接写出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用人的声音衬托出山林的寂静。
③归纳诗意: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④提问:诗人来到山林里,看不见一个人,但是却听到了人的说话声。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因为山林太大了,虽然看不见人,但是说话声却能传得很远。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反衬的手法,用“不见人”来突出山林的空旷,用“人语响”来衬托山林的寂静。(以动衬静)
(2)出示: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①引导理解:“返景”傍晚的阳光;“复”的意思是又。
②点拨:第三、四句写夕阳余晖射入深林,斑驳的树影映照在青苔上,深林更显幽暗。
③归纳诗意: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④引导想象:诗人看到夕阳的余晖照进了深深的树林,又照在了青苔上。你们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照在青苔上,会是什么样子呢?
4.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一幅什么画面?
预设:我仿佛看到空山幽静,人语依稀,阳光斑驳地照在青苔上。
(2)尝试背诵:结合诗句填空卡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帮助学生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返、望、断、楚、至、岸、孤、饮、亦、欲、抹、宜”
2.教师指导:“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望、楚、至、岸、宜”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断、孤、饮、欲、抹”是左右结构的字;“亦”是独体字。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望、断、楚、孤、欲”等容易写错的字。
“望”上下部分之间紧凑。上半部分注意“亡”与“月”的穿插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共五套)【含答案】.pdf VIP
- 《医学检验学》课件.ppt VIP
- 河南省嵩县凡台沟-武松川金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pdf VIP
- 初高中物理学习中思维方法比较.ppt VIP
- 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及处理ppt课件.pptx VIP
- (新课标)新外研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Unit 7 Inventions Make Life Better《Listening and Speaking》说课稿.doc VIP
-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docx VIP
- 五年级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课.pptx VIP
- 塑料制品厂供配电毕业设计.doc VIP
- 米家米家洗衣机 | 智投洗 滚筒10kg使用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