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新第二编 训练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xVIP

2026版《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新第二编 训练9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9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号;一、选择题

1.(2024·湖南卷)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2.(2024·全国甲卷)20世纪初,围绕是否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等问题,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改良派称“旬月之闻,薄海内外,欢呼庆祝之声动天地”,梁启超认为“从此政治革命问题,可告一段落”。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新政暂时缓和国内政治矛盾 B.新政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

C.改良派阻止了革命发展进程 D.革命派获得民众广泛支持;3.(2021·湖南卷)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解析:材料表明20世纪初,武汉三镇尤其汉口商业较发达,结合所学武汉工业基础较好可知,资本主义发展较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材料“汉口……其盛不亚于上海”只能说汉口商业发达,不能说明航运业发展水平超过上海,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20世纪初,长江沿岸没有重新布局工业,故C项错误。;4.(2024·全国新课标卷)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A.抵制了列强入侵 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

C.引发了军阀混战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解析:材料表明清末部分新军中的军官主要来源是国内学生和士人,留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包括民主革命的思想,许多军官后来成为革命党人或革命的支持者,从而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故选D项。新军建立于清末新政期间,是清政府用来巩固统治的,并没有直接抵制列强入侵,A项错误;清末新军没有导致当时军阀势力扩大或引发军阀混战,民国初年的军阀势力扩大与混战和当时政治变革等社会因素有关,排除B、C两项。;5.(2024·广东卷)从1911年12月7日起,上海某报连续刊载如图所示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民国政府奖励工商 B.封建习俗荡涤净尽

C.共和理念受到推崇 D.租界权益部分收回;解析:据材料“欢迎同胞”“中华民国”“民国军光复”可知,该广告以“同胞”和“民国”为主体,而“连续刊载”体现民众对“民国”的认可和支持,说明共和理念在当时得到社会的推崇,故选C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排除A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荡涤净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英界南四川路”说明是在租界内的商业行为,但不能说明部分收回了租界权益,排除D项。;6.(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卷)如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 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解析:材料通过四幅寓意画,体现国人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希望农工商业不断发展以实现救国强国的愿望,故A项正确。B项史实错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寓意画与清政府无关,故D项错误。;7.(2022·湖北卷)如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解析:“元旦日记”“国旗五色”“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反映的是中华民国成立,B项正确。“气象万千”“炳耀通衢”不能看出失落情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推定是民国元年元旦,排除C项;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作者对革命的立场,排除D项。;8.(2024·福建卷)某同学意欲探究“民国初年民族主义盛行”这一观点。下列史实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创办于上海的《青年杂志》迁往北京

B.孙中山在民国时期同他人的谈话中,频繁提及民族主义

C.各军阀若攻击他人,则常称其出卖国家利益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速发展;解析:民国初年,“出卖国家利益”时常被军阀用来作为攻击对手的借口,反映了民族主义的盛行,故选C项。《青年杂志》迁址未体现民族主义相关内容,排除A项;B项的描述只是孙中山个人的观点,无法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宇量深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造价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15日上传了二级造价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