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词句赏析(炼字、炼句)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pdf

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词句赏析(炼字、炼句)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词句赏析(炼字、炼句)

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

(满分:7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啄”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啄”是动词,刻画新燕筑巢的细微动作

B.“啄”字体现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C.“啄”字仅表现燕子的习性,与作者情感无关

D.“啄”字让画面更具动态感

2.对《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直”表孤烟弯曲,“圆”表落日残缺,反衬边塞荒凉

B.“直”“圆”均为形容词,凸显边塞雄浑壮阔的意境

C.“直”“圆”仅描写景物形态,无情感关联

D.“直”体现风大,“圆”体现日落速度快

3.下列诗句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4.对《山居秋暝》“清泉石上流”中“流”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流”是动词,表现清泉在石上流淌的灵动

B.“流”字呼应山居的宁静闲适氛围

C.“流”字仅描写泉水动态,与王维心境无关

D.“流”字让静态的山居画面更鲜活

5.下列对《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潜”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潜”是副词,表春雨“偷偷、隐蔽”的情态

B.“潜”字体现春雨猛烈急促的特点

C.“潜”字仅描写雨的动作,无情感表达

D.“潜”字与“润物”的效果矛盾

6.下列诗句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一项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7.对《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历历”“萋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均为叠词,增强诗句韵律美

B.“历历”表树木清晰,“萋萋”表芳草茂盛

C.叠词仅提升语言节奏,与思乡情感无关

D.叠词强化画面的视觉效果

8.下列对《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中“生”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是形容词,表海日“明亮”的特征

B.“生”字体现海日从残夜中“孕育升起”的动态,暗含希望

C.“生”字替换为“升”,表达效果完全相同

D.“生”字仅描写日出,与时序更替无关

9.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0.对《春望》“国破山河在”中“破”字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破”是动词,表国都“沦陷、残破”的状态

B.“破”字反衬“山河在”的悲凉,体现战乱惨烈

C.“破”字仅描写国都景象,无情感表达

D.“破”字奠定全诗悲苦的基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15分)

1.《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表现早莺________的动态,凸显早春

________的氛围(考查高频动词“争”)。

2.《使至塞上》“长河落日圆”中“圆”字,刻画落日________的形态,衬托边塞________的

意境(考查高频形容词“圆”)。

3.《春望》“恨别鸟惊心”中,“惊心”一词将鸟________化,体现作者________的情感(考

查拟人手法)。

4.《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中“照”字,表现月光________的状态,呼应山居________的

心境(考查高频动词“照”)。

5.《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既表草木________的特征,又暗含作者

________的情感(考查高频形容词“绿”)。

6.《月夜》“虫声新透绿窗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