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综合素质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综合素质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综合素质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g)B.憔悴(cuì)C.贮蓄(chǔ)D.粗犷(kuàng)

【参考答案】B

【解析】“酝酿”的“酿”应读niàng,非liàng;“贮蓄”的“贮”应读zhù,非chǔ;“粗犷”的“犷”应读guǎng,非kuàng。只有B项“憔悴(cuì)”读音正确,符合普通话规范。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矛盾具有特殊性

【参考答案】A

【解析】该诗句强调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体现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A项“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契合,其余选项与诗句主旨关联较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提高了认识。

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也进步。

C.能否坚持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D.教室里坐着许多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缺主语,“通过……使……”造成主语残缺;C项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D项“学生们”重复赘余,“们”已表复数。B项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无语病。

4、下列历史人物与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司马迁——西汉B.王安石——北宋C.郑和——明朝D.林则徐——清朝

【参考答案】无错误(题干要求选错误,实际无误,故为反例训练)

【参考答案】本题无错误选项,正确答案应为“无”(模拟题设计提示)

【解析】司马迁为西汉史学家,《史记》作者;王安石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郑和于明朝七下西洋;林则徐为清末民族英雄。四组搭配均正确,意在考查学生审题与判断能力。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作者是罗贯中B.《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C.《史记》是编年体通史D.李白号“香山居士”

【参考答案】B

【解析】《狂人日记》是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篇白话小说。A项《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C项《史记》为纪传体通史;D项李白号“青莲居士”,“香山居士”为白居易。故B正确。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

C.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D.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参考答案】B

【解析】A、C、D均为比喻,将一物比作另一物。B项“地上着了火”是夸张,强调天气炎热,并非真实着火。因此B项修辞手法为夸张,与其他三项不同。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A

【解析】诗句意为从书本获得的知识终究浅薄,要真正理解必须亲身实践,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对应A项。虽其他选项也涉及实践与认识关系,但此句侧重“来源”,故A最准确。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带了笔、纸、书和文具盒。B.“你怎么了?”小明问:“是不是生病了?”

C.这孩子太调皮!D.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

【参考答案】A

【解析】B项引语中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太调皮”非强烈感叹,用句号更妥;D项“顿号”与“等”重复,应删去顿号。A项并列词语使用顿号正确,无标点错误。

9、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画龙点睛。

B.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读来味同嚼蜡。

C.这位老人德高望重,深受村民敬仰。

D.小明今天喜出望外,因为他考试不及格。

【参考答案】C

【解析】“德高望重”形容品德高尚、声望高,用于受人尊敬的长者,C项使用恰当。A项“画龙点睛”比喻关键处点明要义,与“半途而废”矛盾;B项“味同嚼蜡”形容枯燥无味,与“结构严谨”不符;D项“喜出望外”与“考试不及格”逻辑冲突。

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他被老师表扬了。B.作业已经完成了。C.教室被打扫干净了。D.我看见他走进教室。

【参考答案】D

【解析】A、B、C均为被动句式(“被”字句或隐性被动);D是兼语句,“我”为主语,“看见”为谓语,“他走进教室”为宾语,结构为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式不同,故选D。

11、下列关于数字“三”的文化常识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B.“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三皇五帝”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D.“三更半夜”的“三更”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01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侯区米阳米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0107MAC8LM2H2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