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合集15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

一、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F册第六单元第26

课,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单元入选的

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

特点。

二、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

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

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

似写景,实则写心C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

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

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C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十多篇文言诗文,在八年级又系

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到第四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时已有

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

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学生

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3、指导思想:

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

约为二十分钟,因比本课的设计以趣味为导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

4、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学习中

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朗读竞赛帮助学生扫除字词

障碍,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

点、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不断发展学生阅读

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

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

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进行朗读竞赛扫清

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情感与评价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

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注重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3)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

上。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让我们伴着《潇湘水云》

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边欣赏图片中的美景,一边展开想像

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间。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闻野

花淡淡的扑鼻而来的清;听各种鸟儿嗯啾婉转的鸣叫;阳光透过树

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

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

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