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春 同步练习.doc

七上1.春 同步练习.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窠巢(kē)黄晕(yūn)发髻(jì)

B.嘹亮(liáo)宽敞(chang)贮蓄(zhù)棱镜(léng)

C.静谧(mì)看护(kàn)花苞(bāo)粗犷(guǎng)

D.吝啬(lìn)莅临(lì)干涩(sè)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卖弄风筝呼朋引伴

B.健壮慈善肌肤淅淅沥沥

C.捷毛屋檐澄清花枝招展

D.喉咙空灵地毯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们在枝头卖弄着清脆的歌喉。

B.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C.他咄咄逼人的语气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很不舒服。

D.元宵节的夜晚,街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B.春天的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D.能否正确认识春天的特点,是理解课文主旨的关键。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课文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行文,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

C.课文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画面。

D.文章结尾三个比喻句,分别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顺序可以调换。

7.?默写填空:

(1),吹面不寒杨柳风。

(2)山朗润起来了,,。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4),嫩嫩的,绿绿的。

8.?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②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薄烟”“薄雪”中的“薄”都读“bó”。

B.“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与“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中“晴”的意思相同。

C.“镶”“髻”“棱”都是形声字。

D.“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都是并列式短语。

10.?请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天的特点(至少三点)。

二、课内阅读

阅读《春》的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1.?选段描绘了哪两幅春天的画面?

12.?赏析下面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3.?文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字好在哪里?

14.?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春风的?请分别举例说明。

15.?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