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护理个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萎缩护理个案

一、案例背景与评估

(一)患者基本资料

患者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52岁,婚姻状况:已婚,职业:退休工人。因“进行性四肢无力、肌肉萎缩3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个月”于2025年7月10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肢无力,表现为上下楼梯费力,行走距离逐渐缩短,从最初能行走1000米逐渐减少至500米,未予重视。1年前出现双侧上肢无力,不能提举重物(约5kg以上物品无法抬起),伴双手小肌肉萎缩,尤以骨间肌、鱼际肌明显,呈“爪形手”改变。近1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行走需家人搀扶,夜间平卧时出现呼吸困难,需高枕卧位,偶有咳嗽咳痰,痰液为白色黏痰,不易咳出。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神经内科。

(二)现病史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肢对称性无力,以近端为主,表现为蹲起困难,上下楼梯需扶扶手,无明显疼痛、麻木感。当地医院就诊,行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未明确诊断,予“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年前逐渐出现双侧上肢无力,远端重于近端,系纽扣、持筷等精细动作困难,双手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近3个月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易呛咳,流质饮食尚可。近1个月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需高枕卧位,偶有憋醒。病程中患者精神状态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近1年下降约5kg。

(三)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四)身体评估

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80mmHg,血氧饱和度:93%(自然状态下)。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营养中等,被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未见异常,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舌肌可见萎缩及肌束震颤。颈软,无抵抗,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动度减弱,以双下肺明显,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四肢肌肉明显萎缩,以双手骨间肌、鱼际肌及双下肢近端肌肉为主,可见广泛肌束震颤。双侧上肢肌力:近端3级,远端2级;双侧下肢肌力:近端2级,远端1级。肌张力减低,双侧腱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均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深浅感觉无异常。

(五)辅助检查

1.肌电图(2025年7月8日,外院):双侧上下肢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可见大量纤颤电位、正锐波,大力收缩时呈单纯相或混合相。神经传导速度:双侧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较正常均值减慢20%-30%),感觉传导速度正常。

2.血清肌酶谱(2025年7月10日,我院):肌酸激酶(CK):280U/L(正常参考值26-1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5U/L(正常参考值0-24U/L),乳酸脱氢酶(LDH):230U/L(正常参考值109-245U/L),谷丙转氨酶(ALT):40U/L(正常参考值0-40U/L),谷草转氨酶(AST):35U/L(正常参考值0-40U/L)。

3.血常规(2025年7月10日,我院):白细胞计数:6.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5%,淋巴细胞比例:30%,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计数:220×10^9/L。

4.血气分析(2025年7月10日,我院,自然状态下):pH:7.38,PaO2:65mmHg,PaCO2:48mmHg,HCO3-:25mmol/L,BE:-1mmol/L。

5.胸部CT(2025年7月10日,我院):双肺下叶可见散在斑片状模糊影,考虑炎症;双肺透亮度轻度增加,考虑肺气肿改变;心影大小正常。

6.头颅MRI(2025年7月11日,我院):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脑室系统无扩张,脑沟、脑回正常。

7.脊髓MRI(2025年7月11日,我院):颈胸腰段脊髓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脊髓信号均匀,无增粗或变细。

8.基因检测(2025年7月12日,我院):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Ⅱ型。

(六)护理评估

1.生理功能评估:患者存在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双侧上下肢肌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吞咽功能障碍,进食易呛咳,有误吸风险;呼吸功能不全,血氧饱和度偏低,存在呼吸衰竭风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