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厨师学徒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式烹饪中“刀工”的主要分类及每种刀工的典型应用场景(如片、丝、丁、块等),并说明刀工处理对菜品质量的影响。
答案:刀工主要分为基础刀工和花刀两大类。基础刀工包括:
-片:将原料切成薄而扁平的形状(如黄瓜片、鱼片),适用于快炒或凉拌;
-丝:将原料切成细长条状(如土豆丝、肉丝),适用于急火快炒,缩短成熟时间;
-丁:将原料切成0.5-1厘米见方的块状(如胡萝卜丁、肉丁),适用于烧、炖等长时间加热的菜品;
-块:比丁大的立方体(如土豆块、排骨块),适用于需要保持形状的炖煮类菜品;
-段:将长形原料切成短段(如葱段、芹菜段),适用于炒、烧或作为配料。
花刀包括麦穗花刀(鱿鱼)、荔枝花刀(猪肉)等,通过切割使原料受热后自然卷曲成美观形状。
刀工直接影响菜品的成熟度(均匀的刀工可保证受热一致)、口感(如肉丝过粗易老)、卖相(整齐的刀工提升菜品美观度)及入味效果(刀工细腻可增加原料与调味的接触面积)。
2.解释“火候”的定义,并列举三种常见火候类型(如大火、中火、小火)的温度范围、适用菜品及判断方法。
答案:火候指烹饪过程中热源传递给原料的热量强度与时间的组合,核心是控制温度与加热时间。
-大火(武火):温度约180℃以上,火焰高而稳定,锅底明显灼热。适用于爆炒(如青椒炒肉)、油炸(如炸丸子),判断方法:投入原料后立即发出剧烈“滋啦”声,油面快速沸腾;
-中火(文武火):温度约120-180℃,火焰较稳定但高度降低,锅底热度均匀。适用于烧(如红烧排骨)、煎(如煎鱼),判断方法:原料下锅后有持续轻响,油面微沸;
-小火(文火):温度约60-120℃,火焰低弱,锅底仅微热。适用于炖(如慢炖鸡汤)、煨(如煨汤),判断方法:原料下锅后无明显声响,汤汁缓慢冒泡。
3.简述新鲜蔬菜(如菠菜)、畜肉(如猪里脊)、水产(如鲜鱼)的初步加工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
答案:
-菠菜:流程为摘选(去根、老叶)→清洗(流水冲洗3遍,浸泡10分钟去农残)→焯水(沸水中加少许盐和油,10秒后捞出过冷水)。关键:焯水可去除草酸,加盐、油保持色泽;
-猪里脊:流程为解冻(自然解冻或冷水浸泡,禁止热水解冻)→清洗(冷水冲洗表面血渍)→分割(按烹饪需求切条、片或块)→腌制(加料酒、盐、淀粉抓匀去腥上浆)。关键:避免反复解冻导致肉质松散,腌制时淀粉锁住水分;
-鲜鱼:流程为刮鳞(从尾部向头部逆刮)→去鳃(剪刀剪开鳃盖取出)→剖腹(从腹部切开至肛门,取出内脏)→清洗(重点清理腹腔黑膜,否则腥味重)→改刀(根据菜品需求切花刀或段)。关键:黑膜必须清除彻底,鱼腹内血筋需用刀背刮净。
4.列举5种常见的中式调味手法(如炒糖色、挂糊上浆),并说明每种手法的作用及操作要点。
答案:
-炒糖色:将白糖或冰糖炒至棕红色,用于菜品上色(如红烧肉)。要点:小火慢炒,糖完全融化后出现气泡,颜色由浅黄→深黄→棕红时立即加开水(避免发苦);
-挂糊:用淀粉、鸡蛋等调糊裹在原料表面(如炸猪排)。作用:锁住水分,形成酥脆外壳。要点:糊的浓稠度需适中(提起筷子呈线状低落),油温控制在160-180℃;
-上浆:用淀粉、蛋清等腌制肉类(如滑炒牛肉)。作用:使肉质滑嫩。要点:需先加少量水抓匀至肉吸收水分,再加淀粉、蛋清,最后封油防粘连;
-勾芡:用淀粉水淋入汤汁(如鱼香肉丝)。作用:使汤汁浓稠,包裹原料。要点:需在菜品接近成熟时勾芡,火不宜过大,边淋边搅;
-爆香:用葱、姜、蒜等在热油中炒出香味(如炒菜前的步骤)。作用:激发香味,去腥增鲜。要点:油温不宜过高(五成热),避免香料焦糊。
5.说明《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中对厨房生熟分区的具体要求,并列举3种生熟交叉污染的常见场景及预防措施。
答案:生熟分区要求:
-工具分区:生、熟食品加工工具(刀、砧板、容器)需严格分开,标识明确;
-存放分区:生食品(未加工的肉、菜)存放于冷藏柜下层,熟食品存放于上层,避免滴落污染;
-加工区域分区:生加工区与熟加工区物理隔离(如设置独立操作间或用隔板分隔)。
常见交叉污染场景及预防:
-场景1:用切生肉的砧板直接切熟食(如凉拌菜)。预防:生、熟砧板用不同颜色标识(如红色为生,白色为熟),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场景2:生鱼的血水溅到已加工好的熟菜上。预防:生食品加工时用带盖容器盛放,操作台上铺防溅膜;
-场景3:加工生肉后未洗手直接处理熟食品。预防:设置洗手池,加工生食品后必须用肥皂洗手30秒以上,配备消毒毛巾。
6.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