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之情感主旨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pdf

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之情感主旨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6年全国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之情感主旨

模拟试卷(覆盖高频考点)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下列诗句中,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对《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恬淡闲适B.离情别绪C.忠君报国D.壮志未酬

3.下列诗句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情感一致的

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对《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情感分析有误的是()

A.包含“壮志未酬”的遗憾B.暗含“思乡怀亲”的愁绪

C.体现“恬淡闲适”的心境D.流露“年老困顿”的悲怆

5.下列诗句中,通过“细节刻画”表达情感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对《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对死亡的恐惧B.忠君报国的赤诚

C.对仕途的厌倦D.思乡怀亲的迫切

7.下列诗句中,表达“离情别绪”的一项是()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C.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8.对《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一词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诗人心境平和B.流露对官场的厌倦

C.表达“恬淡闲适”的情感D.暗含“壮志未酬”的无奈

9.下列诗句中,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情感基调相近的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10.对《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情感关联分析正确的是()

A.借景抒情,暗含“思乡怀亲”的愁绪

B.直抒胸臆,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C.用典言志,流露“壮志未酬”的遗憾

D.对比反衬,体现“恬淡闲适”的心境

11.下列诗句中,表达“壮志未酬”情感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2.对《送元二使安西》“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情感分析正确的是()

A.对阳关景色的赞美B.对友人前路的担忧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13.下列诗句中,通过“借景抒情”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C.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对《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中“还故乡”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