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韩企先传》原文与翻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史·韩企先传》原文与翻译

篇1:《金史·韩企先传》原文与翻译

《金史·韩企先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柳城,世贵显。

乾统间,企先中进士第,回翔不振。都统杲定中京,擢枢密副都承旨,稍迁转运使。宗斡为都统经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薨,企先代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迁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

十二年,以企先为尚书右丞相,召至上京。入见,太宗甚惊异日:“朕畴昔尝梦此人,今果见之。”于是,方议礼制度,损益旧章。企先博通经史,知前代故事,或因或革,咸取折衷。企先为相,每欲为官择人,专以培植嘉奖后进为己责任。推毂士类甄别人物一时台省多君子弥缝缺漏密谟显谏必咨于王宗斡雅敬重之世称贤相焉

皇统元年,封濮王。六年,薨,年六十五。正隆二年,例降封齐国公。大定八年,配享太宗庙廷。

十年,司空李德固孙引庆求袭其祖猛安,世宗日:“德目无功,其猛安且缺之。汉人宰相惟韩企先最贤,他不及也。”十一年,将图功臣像于衍庆宫,上日:“丞相企先,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至于关决大政,与大臣谋议,不使外人知之,由是无人能知其功。前后汉人宰相无能及者,置功臣画像中,亦足以示劝后人。”十五年,谥“简懿”。(节选自《金史·韩企先传》)

译文: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韩知古,在辽朝为官,做中书令,移居柳城,世代富贵显赫。

乾统年间,韩企先考中进士,等待很久,不得进用。都统完颜呆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都承旨,后升为转运使。完颜宗斡任都统经营治理山西时,上表让韩企先代理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去世,韩企先代替他担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为楚国公。

天会十二年,任命韩企先为尚书右丞相,召他进京。韩企先入宫朝见,太宗非常惊异地说:“我以前曾经梦到过这个人,今日果真见到了他。”在这时,朝廷正争论礼仪制度,增补和删除以前旧的规章。韩企先学识渊博、贯穿经史,知晓以前朝代的旧制,有的沿袭,有的更改,都使之调和适中、没有偏颇。韩企先做宰相时,经常想为官府选拔人才,特地以培育扶植嘉奖后学者为己任。推举读书人,鉴别人才,一时间,台省官府里有许多有德行的君子。弥补政事的遗漏和不足,在进行隐秘的谋划和公开的劝谏时,韩企先必定向诸王征求看法。完颜宗斡很敬重他,当时的人称他为贤明的宰相。

皇统元年,韩企先被封为濮王。六年,韩企先去世,终年六十五岁。正隆二年,依照旧例降封为齐国公。大定八年,诏令韩企先配享太宗庙廷。

大定十年,司空李德固的孙子李引庆恳求继承他祖父的猛安爵号,世宗说:“李德固没

有什么功劳,他的.猛安称号姑且空缺。汉人宰相只有韩企先最为贤明,其他人比不上。”

一年,将在衍庆宫画功臣像时,皇上说:“丞相韩企先,本朝的典章制度多是由他制定的,至于处理和打算国家大事,都与大臣们谋划协商,没有让外人知道,所以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功劳。前后汉人宰相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把他的画像放置在功臣画像中,也足以昭示和勉励后人。”十五年,赐韩企先谥号为“简懿”。

篇2:《金史·韩玉传》的原文及翻译

《金史·韩玉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丰,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涼,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贿,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选自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