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问题一:《诗经》里面有四始六义的说法,它对唐诗有什么影响?
四始实际上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诗大序》里边,也就是《关雎》后面那一个序。它认为风、小雅、大雅、颂是四始,是“诗之至也”,代表诗的最高水平。但是《史记·孔子世家》里面提到,《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孔子在整理《诗经》的时候选择的每一部分的第一篇都是正风正雅,是水平最高的,为后代树立了典范,称为四始。
《诗经》有六义说,在《周礼》里边叫六诗。六诗的次序很有意思,是“风、赋、比、兴、雅、颂”。后代的人对这个很难解释,一般认为赋、比、兴是诗之三义,风、雅、颂是诗之三体。过去,风、赋、比、兴、雅、颂是有一个次序的。风、赋是一种诗体,也是一种表现手法。比、兴、雅、颂都是这样。可能后来在孔子整理六经或者其他的时候,六种诗体,或者说六种表现手法这样的一个痕迹没有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诗经》它是历史上存在的,同时它也是不断被阐释的。
它对唐诗的影响主要是风雅比兴。风雅比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比如说陈子昂在唐朝初年的时候,也讲“兴寄都绝”、风雅不兴的问题,主张要向《诗经》学习。作为一个诗人,要对社会的不平不公承担起责任。过去我们讲“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诗表现出来。这个比兴原则实际上就是讽谏的原则,通过诗来希望社会变得更好。
问题二:《诗经》里边有变风变雅,那怎么界定正风正雅与变风变雅呢?
《诗序》里边提到“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即正常情况下,正风正雅都是正面讲,是积极的内容。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变风变雅可能接近一些负面的东西。所以在《诗经》里边,国风一共是十五国风,按照郑玄《诗谱》的说法,十五国风里边只有《周南》《召南》这两部分是正风,其他十三国风都是变风,也就是说这十三国风都是批评性的内容。比如《魏风》里有一篇《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形成重章叠句,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又肥又大的老鼠,表现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在此继续生活下去,而要去寻找他们理想中的乐土。《硕鼠》比喻精当贴切,寓意较为直白,表达上一唱三叹。《魏风·硕鼠》是一首古今公认的控诉剥削者的诗歌,但在控诉的具体对象上有分歧。《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辨说》:“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
十三国风都是变风,那么变雅呢?在小雅里边,从《鹿鸣》到《菁菁者莪》之间一共十六篇是正小雅。《六月》到《何草不黄》一共五十八篇是变小雅。大雅里边《文王》至《卷阿》十八篇是正大雅,《民劳》至《召旻》十三篇是变大雅。所以大雅里面的变雅少,国风和小雅里面绝大部分是变风变雅。孔子特别重视变风变雅的问题,他认为,通过变风变雅能认识到社会的不足,通过批评社会、警示执政者起到帮助他们树立典范的作用。所以中国后来的文学家、诗人,都是以批评社会为主的。这一点用西方的词叫现实主义传统,用《诗经》的话就叫作风雅传统。
问题三:《墨子》里边提到“诵诗三百”,孔子则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边提到了兴,朱熹解释,兴就是感发意志,提升你学习的兴趣,提升精神的境界。“可以观”,即通过诗可以了解社会,我们今天读诗可以范围更大一点。“可以群”,即群居相切磋,对诗有不同了解,可以有争论,这样培养你跟别人的一个友好的交往过程。还有一个“怨”,即你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借诗抒发。
二十世纪以后,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大家都研究文学,人太多了,而不读文学。《世说新语》里边提到,“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个名士读诗没有功利性,诗歌主要是用来阅读的。读诗首先可以了解历史,知道过去。实际上《诗经》中的一些现象,在今天可能也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诗经》间接地了解现代社会。第二个,读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诗经》去了解我们过去的人是怎么样的,通过对《诗经》价值观的了解,实际上主要是《诗序》所构建的价值观,也就是孔子所构建的价值观,我们从里边可以知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