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法律常识题库带答案(基础题)
1.15周岁的中学生李某用过年收到的压岁钱2000元在手机店购买了一部二手智能手机,其父母得知后要求退货。根据《民法典》规定,该购买行为是否有效?
答:效力待定。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其年龄、智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若父母拒绝追认,该行为无效,手机店应退货退款。
2.张某与王某签订书面买卖合同,约定张某以3万元购买王某的二手摩托车,但未约定付款时间。王某交付摩托车后,张某迟迟未付款。王某能否随时要求张某付款?
答:可以。根据《民法典》第510条,合同生效后对履行期限没有约定的,双方可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债权人可随时请求履行,但应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3.陈某与妻子婚后共同贷款购买一套住房,后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离婚时双方约定“住房归陈某所有,剩余贷款由陈某偿还”。离婚后银行仍要求陈某妻子承担还款责任,是否合法?
答:合法。根据《民法典》第1089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双方对债务偿还的约定仅对内部有效,不能对抗债权人。银行作为债权人仍可要求任一债务人履行全部还款义务,陈某妻子承担责任后可依据离婚协议向陈某追偿。
4.70岁的独居老人赵某自书遗嘱,将名下房产留给长期照顾自己的侄女,遗嘱末尾仅签名但未注明年、月、日。该遗嘱是否有效?
答: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134条,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缺少日期要件的自书遗嘱不符合法定形式,应认定无效。
5.某小区发生高空抛物事件,一枚鸡蛋从15楼坠落砸伤行人刘某,但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刘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答: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若物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未安装监控),应承担相应责任。依据《民法典》第1254条,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证明自己无责任外,由可能的加害人补偿,物业需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6.李某遛狗时未牵绳,其饲养的宠物犬突然扑向路人王某,王某因躲避摔倒致右手骨折。李某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
答:需承担。根据《民法典》第1246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若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如王某主动挑衅),可减轻责任,但不能免除。
7.13周岁的初中生周某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对方刺成重伤。周某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
答:需承担。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周某虽未满14周岁,但实施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若符合“特别残忍手段”且经核准,需担责。
8.王某在夜市摆摊时,发现小偷偷走自己放在摊位上的手机,遂追上小偷并夺手机。小偷持匕首反抗,王某夺过匕首将小偷刺伤。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答:构成。根据《刑法》第20条,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特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小偷持匕首反抗已危及王某人身安全,王某的防卫行为合法。
9.张某在网络平台虚构“高价回收旧手机”的信息,收取李某预付的2000元后失联。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诈骗罪。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高价回收)骗取李某财物,数额较大(2000元达多数地区诈骗罪立案标准),符合《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构成要件。
10.司机陈某驾驶货车时因疲劳驾驶撞倒路边行人,致1人死亡、2人重伤。陈某下车查看后因害怕逃逸,次日主动到交警部门投案。陈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答: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属“肇事后逃逸”的加重情节。根据《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致1人死亡且负主要以上责任即构成犯罪;逃逸行为将量刑提升至3-7年有期徒刑;主动投案可认定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11.某市场监管局对销售过期食品的超市作出“罚款5000元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该处罚是否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
答:符合。根据《行政处罚法》第9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件等;市场监管局对超市的罚款及吊销营业执照均属法定处罚种类。
12.李某对某区税务局作出的“补缴税款1万元”决定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他应在多长时间内提出申请?
答:60日内。根据《行政复议法》第45条(2024年修订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自知道该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超过60日的除外。
13.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