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古代乡村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汉代乡村推行“里制”,一里约百户,其管理者“里正”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督课农桑B.征收赋税C.主持社祭D.司法审判
答案:D(汉代乡村司法权主要归县级官府,里正无独立审判权)
2.唐代乡村“均田制”规定,丁男受田百亩,其中“口分田”占八十亩,其特点是:
A.可终身继承B.死后由官府收回C.允许自由买卖D.专用于种植桑麻
答案:B(口分田为国家授田,受田者死后由官府收回再分配)
3.宋代乡村出现“客户”群体,指的是:
A.流动商贩B.无地佃农C.外来移民D.行商坐贾
答案:B(宋代“主户”为有产者,“客户”指租种主户土地的无地农民)
4.元代乡村“社制”规定,每社以五十家为限,其核心职能是:
A.军事防御B.科举预备C.劝农教战D.宗教活动
答案:C(元代社制旨在通过“立社长劝课农桑”,兼具农业指导与基层管理职能)
5.明代乡村“里甲制”中,“甲首”由十户轮充,其主要任务是:
A.管理地方学校B.编排赋役黄册C.组织水利工程D.主持宗族祭祀
答案:B(里甲制以户为单位编排赋役,甲首负责协助里长编造黄册、催征赋役)
6.清代乡村“保甲制”与前朝“里甲制”的最大区别在于:
A.更强调人口控制B.增加农业指导职能C.扩大宗族权力D.弱化官府干预
答案:A(保甲制以“弭盗安民”为核心,侧重编查户口、监视居民,强化治安控制)
7.古代乡村“社日”祭祀的主要对象是:
A.雷神B.土地神C.谷神D.河伯
答案:B(社日分春社、秋社,是乡村祭祀土地神(社神)与五谷神(稷神)的传统节日)
8.明清时期乡村“义学”的主要办学目的是:
A.培养科举人才B.普及基础识字C.传播宗教思想D.教授商业算术
答案:B(义学由乡绅或宗族出资,面向贫困子弟,以“教童蒙识字、明人伦”为主要目标)
9.宋代乡村市场“草市”与唐代“墟市”的关键差异是:
A.交易时间固定B.政府设官管理C.突破城郭限制D.以物物交换为主
答案:C(宋代草市因商品经济发展,逐渐突破唐代“市”限于城郭的规定,在交通要冲自然形成)
10.清代乡村“棚民”指的是:
A.流动的手工匠人B.开垦山区的流民C.经营茶园的佃户D.管理仓库的差役
答案:B(清代人口激增,大量无地农民进入山区搭棚垦荒,被称为“棚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篇提出“四民分业”,四民指士、农、工、(商)。
2.汉代推广的新型农具“(耦犁)”,需二牛三人操作,大幅提高耕作效率。
3.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取代宗主督护制。
4.唐代乡村“(两税法)”改革,将赋税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资产为主,适应土地兼并趋势。
5.宋代乡村出现“(踏犁)”,可替代牛耕,在耕牛缺乏时用于翻土。
6.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绘制“农器图谱”,系统记录200余种农具。
7.明代乡村“(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合并为一,按田亩折算银两征收。
8.清代乡村“(摊丁入亩)”政策,将丁银摊入田赋,彻底废除人头税。
9.古代乡村“(社仓)”由地方士绅管理,用于灾年借贷赈济,与官方“常平仓”形成互补。
10.宋代乡村“(乡约)”以《蓝田吕氏乡约》为代表,强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11.明代《农政全书》作者是(徐光启),书中系统总结了南方水稻种植技术。
12.清代乡村“(客民)”指从外省迁入的流民,常因土地纠纷与土著发生冲突。
13.古代乡村“(清明)”节气既是农事节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也是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
14.汉代乡村“(三老)”由民间推举,负责教化百姓、调解纠纷,无俸禄但享有社会尊重。
15.唐代乡村“(曲辕犁)”改进了犁架结构,可调节耕作深度,适应不同土壤条件。
16.宋代乡村“(秧马)”是拔秧、运秧工具,能减少农民弯腰劳作的辛苦。
17.元代乡村“(村疃)”是北方对自然村落的称呼,与南方“里”“都”等名称并存。
18.明代乡村“(族田)”包括祭田、义田、学田,收入用于宗族祭祀、救济和教育。
19.清代乡村“(挑花)”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多以动植物为图案,兼具实用与装饰性。
20.古代乡村“(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公基民法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公交车驾驶员上岗考试卷试题及含答案.docx
- 2025年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试题题库(全文)附答案.docx
- 2025年公考资料包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路桥专业的试验检测工程师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收费及监控员技能考核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考试题库含真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