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标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标准

作为一名在钢结构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焊接技师,我太清楚冬季施工对焊接质量的“考验”了。北风裹着雪花往衣领里钻时,焊机电缆硬得像铁棍,刚起弧的焊缝周围腾起白汽——这些场景里藏着太多容易被忽视的风险。冬季钢结构焊接绝非“穿厚点多干会儿”这么简单,从材料准备到焊后保温,每一个环节都得像织毛衣那样,针脚密了才能扛住寒。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冬季焊接那些必须守住的“生命线”。

一、冬季焊接为何要“特殊对待”?先认清低温的“破坏力”

常温下平顺的焊接过程,到了零下环境里就像突然换了剧本。钢材在低温下会“变脆”,这是因为金属晶格的活动能力下降,原本能缓冲应力的“韧性”打了折扣;焊接时产生的熔池冷却速度比平时快3-5倍,熔池里的气体还没来得及“跑出去”就被“冻”在焊缝里,形成气孔;更要命的是,焊缝和热影响区会在快速冷却中产生“残余应力”,像藏在金属里的小炸弹,稍不留意就会引发冷裂纹——我见过最严重的案例,刚焊好的钢柱焊缝在夜里“啪”地裂开,差点酿成安全事故。

所以冬季焊接规范的核心,就是“给焊接过程‘保温’,让每一步都慢下来、稳下来”。这不是麻烦,是给工程质量上保险。

二、焊接前:把“隐患”扼杀在“起跑线上”

2.1材料与设备:先过“低温适应关”

钢材进场前得先“体检”。尤其是Q345、Q390这类高强度钢,除了查材质单,必须加做低温冲击韧性试验——我之前接过一个项目,采购的钢材常温冲击值达标,可零下15℃测试时韧性直接“腰斩”,最后整批材料退换,耽误了半个月工期。焊材更得“金贵”着用:焊条必须按说明书要求烘干(酸性焊条150℃烘1小时,碱性焊条350℃烘2小时),烘干后要放在80-100℃的保温筒里,从保温筒取出超过4小时就得重新烘干;焊丝表面的油锈必须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绝对不能带着冰碴子上焊枪。

设备也得“抗冻”。焊机要提前2小时通电预热,尤其是晶闸管式焊机,低温下控制板容易“罢工”;气保焊的二氧化碳气瓶得用30-40℃的温水缓慢加热(绝不能用明火!),否则气体里的水分会结冰堵死气路;电缆线要换成耐寒型,表皮发硬的旧电缆坚决不用,避免漏电风险。

2.2环境控制:搭个“温暖小窝”

焊接区域必须搭防风棚,这不是“讲究”是“保命”。我见过最“省事儿”的做法——拿彩条布随便一围,结果焊到一半大风掀起布角,焊缝被冷风一激,当场出现裂纹。正确的做法是用双层彩钢板或石棉布搭棚,棚子四周要比焊接区外延1米以上,棚内温度必须稳定在5℃以上(用温度计每2小时测一次)。如果遇到雨雪天,得提前24小时用碘钨灯烘干作业面,焊缝周围100mm内绝对不能有冰、雪、霜,用火焰枪烤的时候要来回移动,别把钢材烤得局部过热。

2.3人员培训:“老把式”也得学新招

有些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觉得“冬季焊接不就是多穿件棉袄”,结果栽了跟头。去年冬天带徒弟,有个师傅仗着经验足,觉得钢板薄不用预热,结果焊缝冷却太快,探伤时发现密集型微裂纹。所以冬季施焊前,必须做专项培训:理论课要讲清楚低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不同钢种的预热温度表;实操课得在模拟低温环境里练手,重点练预热枪的均匀加热、层间温度的实时监测。考核不过关的绝对不能上工位——这不是“卡人”,是对工程和工人安全负责。

三、焊接中:每道工序都是“温度保卫战”

3.1预热:给钢材“喝口热汤”

预热是冬季焊接的“第一道防线”。具体温度得看钢材的“脾气”:像Q235这类低碳钢,板厚小于25mm时预热50-80℃就行;但Q345钢、板厚超过30mm,预热温度就得提到100-150℃;要是Q420以上的高强钢,预热温度能到200℃。预热范围也有讲究:焊缝两侧各1.5倍板厚(至少100mm)都要均匀加热,用红外测温仪在离焊缝50mm处测,上下温差不能超过20℃。我见过最常见的错误是只烤焊缝正中间,结果热影响区边缘还是冷的,最后裂纹就从这儿开始“长”。

3.2层间温度:别让焊缝“忽冷忽热”

多层多道焊时,层间温度比预热更关键。比如焊第二道时,前一道焊缝的温度要是低于预热温度,相当于又经历了一次“急冷”,裂纹风险翻倍。所以每焊完一层,得赶紧用测温仪扫一遍,温度低于下限(一般比预热温度高20-30℃)就得重新加热。气保焊的层间温度控制更难,因为熔敷速度快,我一般会焊300mm就停一下,用角磨机清渣的功夫让温度自然下降,但绝对不能等凉透了再接着焊。

3.3参数调整:“老规矩”得跟着温度变

冬季焊接参数不能“照搬常温”。手工电弧焊要调大电流10%-15%,但电压不能太高,否则电弧不稳容易咬边;气保焊的气体流量要比常温多2-3L/min(防止空气侵入),但焊枪摆动速度得慢点儿,让熔池有时间排气。我带徒弟时总说:“焊条电弧听起来像‘噗噗’是正常,要是‘滋滋’响,要么电流大了,要么气体没保护好。”还有,收弧时一定要填满弧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