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题库.docx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题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题库

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模拟某种自然地理现象(下图所示)。

(1)在图中的4条实线上用箭头标注烟雾运动方向。

(2)该实验模拟的自然地理现象是____,甲气流的动力是____。

(3)若该实验模拟的现象发生在城乡之间,则代表城市的是____;若冰块代表陆地、热水代表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白天/夜晚)。

(4)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也体现了该自然地理现象。请说明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答案:(1)呈逆时针(下图所示)

(2)?????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

(3)?????热水?????夜晚

(4)与山坡相比,夜间山谷降温慢,气温高,山谷气流上升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解析:

本题以热力环流的实验为载体,主要涉及热力环流的成因和运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冰块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上部形成低压,热水温度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上部形成高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如图所示:

(2)

该实验模拟的是地表冷热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甲气流为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

城市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多,气温比郊区高,所以如果该实验模拟的现象发生在城乡之间,代表城市的热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增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相反,若冰块代表陆地、热水代表海洋,则此时应该是夜晚。

(4)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山坡相比,夜间山谷大气层厚度更大,保温效果更好,降温慢,气温高,山坡降温快,冷而重的气流由山坡下沉到谷底,山谷暖气流被抬升,上升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小提示: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温度明显高于城市周边郊区温度的现象。据气象部门长期监测显示,近年来,除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崇明岛外,上海市大部分地区的城郊热量差异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趋势,这意味着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热岛强度将逐渐增强。下图示意多年来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天数分布。

(1)描述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天数空间分布特点。

(2)推测崇明岛无明显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3)指出上海城市与郊区热量差异增大对热岛环流的影响,并做合理解释。

答案:(1)由城市向郊区逐渐减少;中、西部多于东部。

(2)四面环水,受水体影响大;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调节作用显著;生产生活设施较少,排放热量少等。

(3)影响:热岛环流增强。解释:城郊温差增大,导致城市热岛强度增强;城郊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城郊之间风力增大,导致热岛环流增强。

解析:

本题以多年来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天数分布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城市热岛效应,热力环流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描述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强调等值线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根据图中信息,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天数由市中心向郊区减少,中、西部的天数多于东部。

(2)

根据图中信息,崇明岛四面环水,水的比热容大,受水体的调节,气温较低;根据材料,崇明岛植被覆盖率高,植被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显著;崇明岛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较少,生产生活设施较少,排放热量少等。

(3)

热岛环流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具体形式,城市与郊区的热量差异增大,说明城市的热岛效应更强了,城市的上升气流更强,导致城市与效区的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所以城市与郊区之间的风力增大,导致热岛环流增强。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土壤

沙漠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图甲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与小区温度上升幅度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城区气温上升值越高,说明该区域热岛强度越大。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及其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答案:(1)关系: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

文档评论(0)

幸福是什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幸福是什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