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VIP

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2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起源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B.区域之间交流频繁

C.呈现家国一体形态 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都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B.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传世文献记载殷商贵族酗酒成风,甲骨卜辞中也常见“酒”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十之七八也是酒器,大盂鼎铭文甚至记载了殷商酗酒亡国的事情。这一定程度反映了,商代

A盛行占卜和鬼神崇拜 B.青铜制造技术发达

C.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4.春秋战国时期,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兴修。如春秋时期楚国在淮河流域兴修芍陂;战国时期,秦国在长江支流修筑的都江堰和在关中修建的郑国渠,都发挥了重要的灌溉功能。这些水利工程能够兴修主要得益于()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铁制工具的使用

C.人口数量的增加 D.农业经济的发展

5.“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些变法措施()

A.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受到了国人的普遍欢迎 D.鼓舞了底层百姓的斗志

6.春秋战国时期创私学、兴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子,相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下列思想中,与这一成绩的取得关系最密切的是()

A.道法自然 B.以德治民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郡县制的推行 C.刺史制的建立 D.科举制的建立

8.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下列最利于秦代推动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措施是()

A.推广儒家思想 B.建立皇帝制度 C.实行郡县制度 D.统一文字货币

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 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10.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A.地方监察制度形成 B.出现中朝与外朝的划分

C.扩大了诸侯的势力 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发展

11.下图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董仲舒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12.汉画像石中描绘力士斗兽的题材有很多,如图画面有一力士,仰面跨步挥臂,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击败而逃。这类画像石()

A.印证铁犁牛耕的推广 B.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貌

C.凸显社会矛盾的尖锐 D.展现了注重意境的绘画风格

13.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该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统一北方 B.反映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消除了区域间的差异 D.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14.下面的材料可用于说明,东晋初年()

●及帝(晋元帝司马睿)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A.贵族世袭特权 B.士族开始崛起 C.门阀势力显赫 D.君主专制强化

15.南方汉人认北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