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飞机能翱翔蓝天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产生升力。本次实践通过制作简易飞机模型,让你直观感受机翼形状对升力的影响,加深对“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规律的理解。同时,在制作和调试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制作原理回顾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飞机模型的升力产生依赖于机翼的特殊形状——上凸下平的流线型。当模型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短、流速小、压强大,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模型重力时,模型就能升空。
三、材料准备
材料名称
数量
作用
硬卡纸(A4)
2-3张
制作机翼、机身、尾翼
竹签(直径3mm)
2根
支撑机翼和尾翼,作为机身骨架
塑料瓶盖
2个
作为起落架,减少滑行摩擦
双面胶、胶带
各1卷
固定各部件
剪刀、直尺
各1把
裁剪材料、测量尺寸
美工刀
1把(成人操作)
切割竹签(注意安全)
回形针
2个
调节模型重心
四、制作步骤
(一)设计尺寸与绘制图纸
机翼:在硬卡纸上绘制一个上凸下平的机翼,长20cm、宽8cm,前缘圆润、后缘较薄,中间拱起高度约1-1.5cm(弧度不宜过大,否则增加阻力)。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为长方形(长10cm、宽4cm),垂直尾翼为三角形(底边长5cm、高8cm),用于保持模型平衡。
机身:用硬卡纸卷成直径2cm的圆筒(长15cm),或直接用竹签作为机身骨架(需在中部预留机翼安装位置)。
(二)裁剪与组装部件
裁剪机翼和尾翼:按绘制的图纸用剪刀剪出机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边缘修剪光滑,避免毛刺增加阻力。
固定机翼:将机翼中部用双面胶粘贴在机身(竹签或纸筒)的中前部,确保机翼水平对称,左右两边高度一致(偏差过大会导致模型侧翻)。
安装尾翼:将水平尾翼粘贴在机身末端,保持水平;垂直尾翼垂直粘贴在水平尾翼中部,用于控制模型飞行方向。
添加起落架:在机身底部前端和后端分别粘贴塑料瓶盖,作为??落架,使模型能平稳滑行。
调节重心:在机身前端或机翼前缘夹上回形针,通过改变回形针位置调整重心(重心应略低于机翼中点,否则模型易抬头或低头)。
(三)组装完成检查
确保机翼、尾翼与机身连接牢固,无松动。
观察模型整体是否对称,机翼是否水平,尾翼是否垂直。
轻推模型,检查滑行是否平稳,无明显偏向。
五、调试与优化
(一)初步试飞与问题分析
试飞方法:在空旷的平地(如操场),手持模型机身中段,水平向前抛出(速度不宜过快,约3-5m/s),观察飞行状态。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飞不起来/升力不足:可能是机翼弧度太小或重心太后。解决方案:适当增加机翼拱起高度,或在前部增加回形针加重。
飞行时侧翻:机翼左右高度不对称或尾翼倾斜。解决方案:调整机翼水平度,用胶带矫正尾翼角度。
飞行距离短/阻力大:机身不直或部件突出。解决方案:修剪突出的卡纸边缘,确保机身流线型。
(二)优化方案
机翼角度调整:将机翼前缘略微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夹角3°-5°,称为“迎角”),可增加升力,但角度过大易导致阻力激增。
尾翼微调:水平尾翼略微上翘(形成“正迎角”),增强稳定性;垂直尾翼偏向一侧可修正飞行方向偏差。
六、飞行原理验证实验
(一)对比实验:不同机翼形状的升力差异
实验组1:使用上述上凸下平的机翼模型,记录飞行距离和升空高度。
对照组1:制作一个上下表面平直的机翼(无弧度),其他部件相同,对比飞行效果。
现象结论:上凸下平的机翼模型飞行距离更远、能短暂升空,平直机翼模型几乎无法升空,证明机翼弧度是产生升力的关键。
(二)观察实验:气流与压强的关系
在模型飞行时,用纸条贴近机翼上表面,观察纸条是否被“吸”向机翼(气流流速大导致压强小);贴近下表面,纸条基本保持下垂(流速小、压强大),直观验证压强差的存在。
七、安全与注意事项
使用剪刀、美工刀时需小心,建议在成人指导下操作,避免划伤。
试飞时选择无障碍物、无行人的场地,远离电源、树木等危险区域。
若模型部件松动,需及时加固后再试飞,防止飞行中部件脱落。
实验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整理,保持环境整洁。
八、实践总结与拓展
总结:通过本次实践,你成功制作了能升空的飞机模型,验证了机翼形状对升力的影响,理解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飞行中的应用。升力的大小不仅与机翼形状有关,还与飞行速度、机翼面积等因素相关。
拓展思考:
尝试用泡沫板代替硬卡纸制作机翼,观察材料重量对飞行效果的影响。
改变机翼面积(如增大到25cm长),对比升力变化,总结“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越大”的规律。
查阅资料,了解鸟类翅膀与飞机机翼的相似性,分析生物仿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3阿基米德原理(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6.2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11.2.2滑轮组(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7.1.2惯性(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8.3空气的“力量”(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10.4机械能转化及其应用(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 11.2.1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