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插花艺术发展简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念花仍继宋代插花之重理性意念,以花自然美的象征表现人格、哲理等,内容重于形式,花材也以梅、松等为主,以其枝条曲折迂回表现中国书法的线条美,下则配以茶、兰、水仙、柿子、如意、灵芝、松、柏等等。如用十种花就称十全。隆盛典丽,是宫廷和民间岁朝时节庆贺的厅堂插花,也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插花,这种形式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立华定型起了促进作用。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人花以清韵脱俗为主,花材常只一种,多则两三种。选取有点、线机能的花木为素材,枝条流畅利落,对色彩不太注重,形式多变,高洁清雅,不尚豪华,追求中国书法和绘画之虚灵与线条之飘洒流畅的美感,由此形成中国插花特有的风格。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构图严谨,注重比例,讲求美学法则,花枝布局也讲求章法。(三)提倡“茗赏”,格调高雅。唐代以富贵为美,酒赏为上,宋代讲究香赏,明代则提倡茗赏,艺术品味升华,更专注于插花本身的风韵纯真。(四)插花著作多,论述全面,为历代之冠。有袁宏道(1568-1610年)的《瓶史》,张谦德(1577-1643年)的《瓶花谱》,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文震亨的《长物志.清斋位置》,何仙郎的《花案》,屠本畯的《瓶史月表》等。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清代的衰微期

公元1644-1911年,清代初期和中期,花市仍十分兴旺,对花的鉴赏不逊于明代,插花技艺也有很大提高。但后期日渐沉沦。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插花艺术发展简史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插花艺术的起源一、插花艺术的原始形式(一)源自佛教供花使用器皿的插花最早起源于佛教供花《南史》中关于晋安王子懋的故事:“年七岁时,……请僧布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婴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段莲花供佛的记载,被认为是插花源于佛教的文证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源自民间风俗是从广义范畴理解插花。认为插花的原始形式是不使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花。远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民间就有用花祭祀和赠花的风俗。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插花艺术的发源地(一)源自古埃及是西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古埃及人认为睡莲是幸福和神圣的象征,故在法老墓中有瓶插睡莲的壁画。是迄今被发现的人类最早、最原始的插花作品。右图引自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源自中国中国是东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赠花枝的风俗。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多寄情花草,由此形成东方插花艺术特点。日本插花由中国传入。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一、先秦的原始阶段约公元前200多年,周初至春秋中期。中国已有用花祭祀、借花传情和插化妆室仪容的习俗。插花形式有秉花、佩花、花束等,形式简单,无加工。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经.郑风.秦洧(wei)》:维士与女,伊其相谑(xue),赠之以芍药。说的是青年男女以芍药相赠,表达爱情。《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即采摘兰花佩带在身上。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约公元前200-公元500多年间。插花形式除秉花、佩花、花束外,出现了用盘盛果或花的形式,还有用器皿盛水养花的记载,花枝插置也略有安排。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河北望都东汉(公元25-220年)墓道壁画中,绘有一圆盆中插六枝红花图案。右图引自王莲英、秦魁杰著《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公元5世纪的《南史.晋安王子懋传》:年七岁时,……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婴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是已知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的最早文字记载。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北周诗人庚信(513-581年)的《杏花》: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隋唐五代的昌盛期

隋唐时代(581-907年),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政局稳定,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辉煌,插花艺术也进入了黄金时代。第1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爱花之风盛极一时。每年六月二十五日定位“华朝”,即百花的生日,常举行大规模的盛会。牡丹处于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