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VIP

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复习资料

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情感的浓缩。在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这份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系统梳理所学,巩固记忆,深化理解,在即将到来的学习检测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爱上这些美好的文字,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文化积淀。

一、复习总纲

古诗词的学习,重在理解、背诵与运用。复习时,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刻理解诗歌情感。

2.诵读涵咏: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美,达到熟读成诵。

3.字句推敲: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

4.把握主旨: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或人生哲理。

5.联想拓展:将所学诗歌与同类作品或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迁移运用。

二、重点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一)《寒食》(韩翃)

1.关于诗人

韩翃,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

2.字句推敲

*春城:指春天的长安城。

*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会特许宫中传烛燃火,以示恩典。

*五侯:原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诗意浅解

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这天,东风吹拂着宫中的柳树。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递皇帝赏赐的新火,袅袅炊烟散入了权贵豪门的家中。

4.诗情体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长安城的景象,以及宫廷传烛的特殊恩典,含蓄地讽刺了当时宦官专权、特权阶层享受特权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公现象的不满。

5.考点提示

*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所描绘的春日盛景。

*体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弦外之音,理解其讽刺意味。

(二)《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字句推敲

*迢迢:遥远的样子。

*皎皎:明亮的样子。

*纤纤:形容手指细长。

*札札:织机发出的声音。

*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织不成一匹布。这里暗指织女因思念牛郎而无心织布。

*泣涕零如雨:眼泪像雨水一样往下掉。零,落下。

*盈盈:清澈的样子,也形容仪态美好。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不得语:不能说话。

3.诗意浅解

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她一整天也织不成一匹布,因为思念牛郎,眼泪像雨水一样落下来。银河水清清浅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着一条清澈的银河,但他们只能含情脉脉地对视着,却无法交谈一句。

4.诗情体悟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得相会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情感,也反映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诗中对织女动作和情态的细致描绘,使其形象生动感人。

5.考点提示

*理解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增强节奏感,描绘生动形象)。

*把握织女的形象和情感,理解“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愁。

(三)《十五夜望月》(王建)

1.关于诗人

王建,唐代诗人,擅长写乐府诗和五言绝句,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凝练。

2.字句推敲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即中秋节。

*中庭:庭院中间。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如同铺了一层白雪。

*栖鸦:栖息的乌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清冷的露水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这浓浓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3.诗意浅解

中秋的月光洒满庭院,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的乌鸦也停止了聒噪。夜深了,清冷的露水不知不觉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浓浓的秋思会落到哪一家呢?

4.诗情体悟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赏月思亲的情景,通过“地白”、“冷露”、“桂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末句以问句形式,将个人的秋思推向普天下人的共同情怀,意境更为开阔。

5.考点提示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地白”的意境及其作用。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湿”字的妙处,以及桂花这一意象的含义(既指庭中桂花,也暗指月中桂树)。

*理解“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妙处,体会诗人是如何将个人情感升华的。

(四)《长歌行》(汉乐府)

汉乐府是汉代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

文档评论(0)

结世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