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AI算力自主可控的全景蓝图与投资机遇
电子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
2025年11月03日
AI算力自主可控的全景蓝图与投资机遇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维度崛起
空间层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13,367.92亿元。随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各重要环节技术的不断成熟,国产AI芯片厂商将迎来关键发展机遇。
政策层面:2022年10月,美国首次对A100/H100等高端AI芯片实施出口禁令。此后,美国不断推出各类政策限制中国AI芯片代工等等环节,试图阻碍国产AI芯片发展。2025年7月,国家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AI芯片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我们认为国产AI产业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国产算力、存力、运力、电力等相关芯片自主可控
(1)AI算力:GPU/ASIC等云测AI芯片从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三分天下”,到沐曦股份、摩尔线程等公司一起“群雄逐鹿”;随着终端AIoT应用场景井喷,端侧SoC厂商乘风起。
(2)AI存力:步入上行周期,国产模组方兴未艾,云侧/端侧存算方案百花齐放,国产存储持续扩产,跻身全球前列。
(3)AI运力:超节点+大集群推动运力市场规模迅速提升,Scale-up交换芯片已成为数据中心主力交换需求,并且持续增长。目前交换芯片国产化率较低,有望成为下一个高赔率的国产替代新方向。
(4)AI电力:GPU功率持续提升,供电架构升级催生功率模块新机遇。
第二阶段:AI底座——晶圆厂、封测厂等芯片制造环节自主可控
(1)晶圆厂:先进代工是AI芯片的“物理基座”。我们认为AI的算力扩张是对先进晶圆代工需求的长期、确定性拉动,是保障算力与制造链“可控性”的战略必需。
(2)封测厂:AI浪潮中算力需求不断上修,高端先进封装的热度不减。展望未来,CoWoS工艺或将继续升级,CoWoS-L或成为重要技术路径。
第三阶段:设备材料、EDA、IP等底层硬科技自主可控
我们认为,干法刻蚀、薄膜沉积及CMP或将成为未来4年国产化率迅速提升的领域。同时光刻、量检测设备及离子注入设备和涂胶显影设备也有望逐步突破。此外配套的材料、EDA、IP等环节也有望加速发展。
受益标的:海光信息、寒武纪-U、澜起科技、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江波龙等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的风险;AI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目录
CONTENTS
1
1
半导体板块行情回顾
2
2
AI
AI算力:国产替代黄金时期,端侧厂商乘势而起
3
3
AI
AI存力:步入上行周期,企业级存储景气度持续提升
4
4
AI
AI电力:GPU功率持续提升,AI服务器电源市场新机遇
5
5
AI
AI底座:先进制程持续紧缺,先进封装助力算力跃迁
6
6
AI
AI底层硬科技:半导体设备/材料/EDA持续突破
7
7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1.1
半导体板块行情回顾
2025年初至今(2025/1/2-10/28),国内电子指数与半导体指数在“国补刺激+AI算力+国产替代”等因素驱动下显著跑赢沪深300,电子指数与半导体指数累计涨幅分别达到54.46%/54.51%;细分板块来看,数字芯片设计(+75.3%)、半导体设备(+56.3%)、半导体(+54.51%)、电子(+54.46%)、分立器件(+42.5%)、半导体材料(+38.5%)、模拟芯片设计(+21.4%)、聚成电路封测(+21.4%)。
海外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与台湾半导体指数在2025Q1受到海外政策、关税不确定性以及AI芯片库存调整等因素扰动回撤;4月以后随“政策冲击落地+AI飞轮成型+流动性修复”三重因素共振实现触底反弹;2025Q2-Q3海外算力链持续走强(云厂Capex超预期+AI链核心公司密集合作协议),叠加存储新一轮上涨周期开启,整体势头强劲。年初至今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台湾半导体指数涨幅分别为44.5%/31.4%。
图1:半导体指数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80.0%费城半导体指数SOX.GI台湾半导体指数TWSE071.TW
80.0%
半导体(申万)801081.SI沪深300000300.SH
电子(申万)801080.SI
60.0%
40.0%
20.0%
0.0%
-20.0%
-4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