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家风家训小故事
故事一:晏婴一狐裘,俭以养德传家声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历仕三朝,功勋卓著。然其生活之简朴,在当时权贵中实属罕见。史载,晏婴一件狐皮大衣,竟穿了三十余载,面不改色。即便身居相位,家中饮食亦多为粗茶淡饭,妻妾不衣锦缎,居所简陋。
景公曾见其居所靠近市集,喧嚣狭窄,欲为其换一处宽敞华美的宅院,晏婴却婉言谢绝,道:“臣先人即住于此,臣能继之,已属幸事。且近市便于体察民情,何乐而不为?”景公又念其俸禄不丰,欲加厚赐,亦被其以“臣已足矣,家不贫”为由推辞。
晏婴常对家人言:“节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若一味追求奢靡,不仅会消磨心志,更会败坏门风。吾辈当以俭养德,以廉立身,方为长久之计。”
解读:晏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俭以养德”的家风。他并非无力改善生活,而是将节俭内化为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修养。这种家风,使得晏氏家族虽非大富大贵,却能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保持家族的清誉与稳定,其智慧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在物质日益丰裕的今天,教导子女惜物、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对于培养其健全人格、抵制物欲诱惑,至关重要。
故事二:羊续悬鱼,清廉自守警后人
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以清廉著称。当时官场风气奢靡,送礼行贿之事屡见不鲜。一日,有府丞闻其喜食鱼,便托人送来一条当地名鱼。羊续不便当面拒绝,恐伤其情面,便将鱼收下。待府丞离去,羊续命人将鱼悬挂于庭院中的梁上,任其风干。
时隔不久,那位府丞又提着一条更大的鱼前来。羊续便指着梁上悬挂的干鱼,对他说:“你先前送的鱼,我尚未‘享用’,依旧挂着。这条鱼你也一并带回去吧。若你真心为我着想,便请以后勿再以此类方式打扰。”府丞见状,羞愧难当,只得将鱼带回。此事传开,府中官吏无不感佩,从此再无人敢以礼物相赠。
羊续不仅自身清廉,对家人亦严加约束。他常告诫子女:“为官者,当为民父母,清正廉洁是本分。若贪墨一文,便对不起百姓,对不起天地良心。我家世代清白,汝等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
解读:“羊续悬鱼”的典故,成为后世为官清廉的象征。羊续以一种巧妙而坚决的方式,表明了自己拒绝贪腐的决心,也为家人树立了“清廉自守”的榜样。这种家风,强调的是原则与底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羊续不仅以言教,更以实际行动告诉子女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这种“不妄取”的操守,对于培养子女的正直品格和责任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故事三:陶侃母截发延宾,贤母教子重礼义
东晋名将陶侃,其母湛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母。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寒,曾在浔阳做小吏。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天色已晚,欲投宿。当时陶侃家中一贫如洗,无以为食,更无待客之资。
湛氏见儿子面露难色,便对陶侃说:“汝有贵客临门,乃汝之幸,岂能因家贫而失了礼数?”说罢,她悄悄剪下自己的长发,卖与邻人,换得些许米粮和酒菜。又将家中几根屋柱,每根削下一半,作为烧火的柴薪。还将睡觉用的草席铡碎,作为马的饲料。
如此一番忙碌,终于备下了一桌不算丰盛但颇为整洁的饭菜,也妥善安置了范逵的随从与马匹。范逵得知详情后,深为感动,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来,范逵向庐江太守张夔举荐陶侃,陶侃由此步入仕途,终成一代名将。
湛氏不仅教子以礼,更注重品德的培养。她曾告诫陶侃:“汝为官吏,当清正廉明,不可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所得俸禄,当抚恤亲族,周济邻里,不可独自享用。”
解读:陶侃母“截发延宾”的故事,展现了古代贤母的智慧与远见。她深知“礼”在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更以身作则,教导儿子要重情义、轻财物,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这种家风,强调的是“礼义”与“担当”。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同样需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待人接物的礼貌以及乐于助人的品质。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并获得成功。
故事四:赵轨清廉若水,教子“东门之瓜”明心志
隋朝时,赵轨曾任齐州别驾,后迁原州总管司马。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在齐州任上,赵轨家宅靠近路边,有一次,他家中的仆人不慎踩坏了邻家田中的禾苗。赵轨得知后,立即亲自登门道歉,并赔偿了损失。他对仆人说:“他人之物,纵一毫而不可取。况禾苗乃百姓血汗所系,怎可因私而害公?”
后来,赵轨调任,离开齐州时,当地百姓纷纷前来送行。一位老者捧着一杯清水,颤巍巍地送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任五年,为官清廉如水,从未拿过百姓一针一线。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酒相送,只能献上一杯清水,以表心意。”赵轨接过清水,一饮而尽,谢道:“吾之所能,不过是恪守本分。此杯清水,当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赵轨不仅自身清廉,对子女的教育也极为严格。他曾对子女讲述“东门之瓜”的故事:战国时,梁国有个叫东门吴的人,其子死了却不悲伤。相国问他为何,他说:“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何忧焉?”赵轨借此告诫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