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分析91课件.pptxVIP

学习情境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分析91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情境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目录CATALOGUE案例引入:高压液压阀芯表面质量缺陷导致的功能失效与分析实践问题现象与表面质量检测表面质量缺陷来源分析表面质量改进与验证案例启示

案例引入:高压液压阀芯表面质量缺陷导致的功能失效与分析实践01

案例引入:高压液压阀芯表面质量缺陷导致的功能失效与分析实践液压系统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的“动力心脏”,而高压阀芯(材质为20CrMnTi,表面经渗碳淬火处理,硬度达HRC58-62)作为液压阀的核心运动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决定系统的密封性能、抗磨损能力与使用寿命。根据GB/T1031-2009《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与JB/T10825-2008《液压阀技术条件》要求,阀芯外圆工作面(φ25mm×80mm)的表面粗糙度需控制在Ra≤0.4μm,且不允许存在划痕(深度>0.02mm)、麻点(直径>0.1mm)、微观裂纹等缺陷。某液压件制造企业批量生产该阀芯时,却出现装配后液压阀“早期泄漏”问题:装机测试300小时内,15%的阀芯出现密封面渗漏,泄漏量达0.3mL/min(标准要求≤0.05mL/min),导致整机液压系统压力波动超±0.5MPa,部分产品因密封失效返厂,造成返工成本超50万元。

问题现象与表面质量检测02

问题现象与表面质量检测为定位根源,企业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宏观观测+微观分析”组合方案,对失效阀芯及同期生产的合格阀芯进行对比检测,核心发现如下:表面粗糙度超标通过KEYENCEVK-X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失效阀芯外圆工作面的Ra值为0.8-1.2μm,最大达1.5μm,超出标准上限2-3倍;且表面纹理呈现“不规则波纹状”,与合格阀芯(Ra=0.2-0.3μm,纹理均匀平行)差异显著。“

问题现象与表面质量检测微观缺陷密集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失效阀芯表面存在两类典型缺陷:一是沿切削方向分布的“犁沟状划痕”,深度0.03-0.05mm、长度2-5mm,共检出8-12条/件;二是直径0.15-0.3mm的“麻点缺陷”,密度达5-8个/cm2,部分麻点内部伴随微观裂纹(长度5-10μm)。表面硬度不均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发现,失效阀芯表面硬度波动范围为HRC52-60,局部低硬度区域(HRC52-55)恰好与麻点缺陷位置重合,而合格阀芯硬度均匀性控制在HRC58-61。

表面质量缺陷来源分析03

表面质量缺陷来源分析结合生产工艺记录(阀芯外圆加工流程:粗车→精车→渗碳淬火→磨削→抛光)与现场调研,从“加工工艺-刀具状态-冷却润滑-后处理”四大维度拆解缺陷根源:磨削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粗糙度超标与纹理异常阀芯精磨工序采用M1432B外圆磨床,原工艺参数设定为:砂轮线速度30m/s、进给量0.08mm/r、纵向走刀速度150mm/min。通过工艺仿真与现场测试发现:进给量过大(超出该材质合理范围0.03-0.05mm/r),导致砂轮磨粒在工件表面形成“重叠切削痕迹”,纹理间距从合格件的0.15mm增至0.3mm,直接推高Ra值;纵向走刀速度过快,砂轮与工件接触时间不足,无法有效去除前道工序残留的加工痕迹,形成“波纹状纹理”,与检测到的表面形貌完全吻合。

刀具与砂轮状态异常:诱发划痕与微观裂纹精车工序使用的硬质合金刀具(型号CCMT09T304)刃口出现0.02-0.03mm的崩损,崩损处的“锐边”在切削过程中刮擦阀芯表面,形成初期划痕;磨削工序的白刚玉砂轮(粒度80#)未及时修整,砂轮表面磨粒磨损后形成“钝化层”,磨削时不仅无法有效切削,反而对工件表面产生“挤压摩擦”,导致局部金属组织塑性变形,进而产生微观裂纹,且挤压区域硬度因加工硬化不均出现下降(HRC52-55)。表面质量缺陷来源分析

表面质量缺陷来源分析”冷却润滑系统失效:加剧麻点缺陷磨削工序采用乳化液(浓度5%)冷却,但现场检测发现:冷却液循环系统过滤器堵塞,导致金属碎屑(粒径0.05-0.2mm)随冷却液附着在砂轮与工件之间,形成“磨粒嵌入”,加工后在阀芯表面留下麻点;冷却液浓度降至3%(标准要求5-8%),润滑性能下降,砂轮与工件间摩擦系数从0.3升至0.5,局部温度高达300-400℃,引发金属表面氧化,进一步扩大麻点缺陷。后处理工序遗漏:残留杂质影响表面状态阀芯抛光后未进行“超声波清洗+防锈处理”,表面残留的抛光膏(粒径0.5-1μm)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在存放过程中形成局部腐蚀,虽未直接产生可见缺陷,但加剧了表面粗糙度的劣化,降低了密封面的贴合度。

表面质量改进与验证04

表面质量改进与验证针对上述根源,团队制定“工艺优化+设备升级+智能监测”的改进方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