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有效微生物群)处理食用菌培养料的方法与实操规范.docxVIP

EM(有效微生物群)处理食用菌培养料的方法与实操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M(有效微生物群)处理食用菌培养料的方法与实操规范

一、EM处理培养料的核心原理与优势

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由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80余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其处理食用菌培养料的核心逻辑是**“微生物调控+环境优化”**:

菌群竞争抑制:EM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快速繁殖,通过产酸(pH降至4.5-5.5)、产抗菌物质(如细菌素),抑制培养料中杂菌(如绿霉、曲霉)与病原菌的生长;

降解增效:EM菌群分泌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等,加速培养料中粗纤维(如木屑、秸秆)的降解,将难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营养,提升菌丝吸收效率;

环境改良:降低培养料发酵过程中氨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改善菌丝生长微环境,减少畸形菇比例。

相比传统化学消毒或高温灭菌,EM处理具有成本低(比灭菌设备投入低60%)、营养保留好(减少15%-20%营养流失)、生态友好三大优势,尤其适用于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规模化栽培。

二、EM处理培养料的核心方法(按培养料类型分类)

根据食用菌培养料的原料特性(木质类、秸秆类、粪草类),EM处理方法分为“EM发酵预处理”与“EM喷淋调控”两类,具体操作如下:

1.方法一:EM发酵预处理(适用于木质类/秸秆类培养料)

(1)适用场景

针对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等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通过EM发酵降解纤维,同时实现“灭菌+活化营养”双重效果,常用于香菇、木耳等木腐菌培养料。

(2)详细操作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

粉碎原料:木屑、玉米芯粉碎至粒径0.5-1cm(利于EM菌群附着),稻草、麦秸切段至5-10cm,去除杂质(如石子、塑料);

调整含水率:将原料含水率控制在60%-65%(手握料成团,指缝见水不滴),水分过低则EM菌群活性不足,过高易厌氧腐败。

②EM菌液制备

浓度配比:按“EM原露:红糖:水=1:1:100”的比例稀释(如100mlEM原露+100g红糖+10L水),红糖需提前用温水(30-40℃)溶解,避免高温杀死活菌;

活化时间:搅拌均匀后密封放置24小时(25-30℃环境),待溶液出现微气泡、有酸甜味时,表明EM菌群已活化,可立即使用。

③拌料与发酵

均匀拌料:将活化后的EM菌液均匀喷洒在原料中,边喷边翻拌(建议用翻堆机,确保菌液与原料混合均匀,避免局部无EM导致杂菌滋生);

堆垛发酵:将拌好的料堆成底宽1.5-2m、高1-1.2m的梯形堆,覆盖塑料膜(留少量透气孔,避免完全密封导致厌氧),环境温度控制在25-35℃;

翻堆管理:发酵第3天、第5天各翻堆1次,翻堆时将外层料翻至内层、内层料翻至外层,确保发酵均匀,若发现料堆温度超过45℃,需及时翻堆降温(防止EM菌群失活);

发酵终点判断:发酵7-10天后,料堆颜色变为褐色,有腐熟香味(无氨味、臭味),pH降至5.0-6.0,粗纤维降解率达30%以上,即可停止发酵。

2.方法二:EM喷淋调控(适用于粪草类/预灭菌培养料)

(1)适用场景

针对粪草类(如牛粪+稻草)培养料或已高温灭菌的培养料(如金针菇袋装料),通过EM喷淋补充有益菌群,抑制后期杂菌污染,常用于平菇、金针菇等草腐菌或工厂化栽培。

(2)详细操作步骤

①培养料预处理

粪草类料:先按传统方法堆沤5-7天(去除部分氨气),灭菌前1天晾至含水率55%-60%;

预灭菌料:高温灭菌(121℃×2小时)后,冷却至30℃以下(避免高温杀死EM活菌)。

②EM菌液稀释

喷淋浓度:按“EM原露:水=1:500”稀释(如100mlEM原露+50L水),若培养料杂菌污染风险高(如夏季高温),可调整为1:300浓度;

过滤处理:用纱布过滤稀释后的EM菌液,避免杂质堵塞喷淋设备(尤其是工厂化栽培的雾化喷头)。

③喷淋与覆膜

喷淋方式:手工喷淋(小规模)或机械雾化喷淋(规模化),确保每平方米培养料喷淋量500-800ml,料面湿润但不积水;

覆膜保湿:喷淋后覆盖塑料膜(保留透气孔),放置24小时,让EM菌群充分定植在培养料表面及内部缝隙,形成优势菌群。

④接种前检查

杂菌检查:观察料面是否有绿色、黑色霉点,若污染率≤3%,可正常接种;若超过5%,需重新喷淋EM菌液并延长覆膜时间12小时;

pH检测:用pH试纸测定料温,确保pH在5.5-6.5(适宜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若pH过低(<5.0),可少量添加石灰水调节。

三、关键参数控制与常见问题解决

1.核心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参数名称

文档评论(0)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营销 流量 技能 实用文档 金融 证券 公司 考试 考公 试卷 真题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19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