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注释】
淮上:淮上,淮水边,今江苏淮阴一带。
李主簿:即李瀚,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拜洛阳县主簿。主簿:官名,掌文案。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结茅:筑庐,建居舍。
临:挨着,靠近
古渡:古渡口,西涧有渡口。
长淮:指淮河。
人:作者自指。
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暮雨:傍晚的雨。
远来舟:指李主簿来访。
日夕: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归客: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那能:岂能,怎能。
旧游:旧日的交游,指作者昔日在洛阳时与李主簿的交游。
【译文】
我在淮水边遇到洛阳李主簿时写的诗
韦应物
建造的居舍临近古渡口,卧躺也能看见奔流的淮水。窗里的人将渐渐老去,门前的树木正衰落逢秋。寒山上一只孤雁飞过,暮雨中远方飘来一叶小舟。傍晚时遇到我这个归客,怎能够忘记旧日同游。
【赏析】
韦应物于公元773年(唐大历八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大历九年)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诗以淮上众多秋天意象为比,抒写人生易老之慨叹和孤独寂寞之境况,末以日夕遇旧友作结,情深意长。全诗构意新奇,对仗工稳;情与景会,意境深婉。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试题: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诗前四句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以日暮之景、月照之境凸显景致的平和静谧,营造清幽之境,滋长情蕴。
B.韦诗首联写出李主簿的居处环境,渡口本是过客往来的喧闹之地,但着一“古”字,气氛萧条落寞,暗示主人也非得志之人。
C.韦诗中的“寒山”切深秋时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生活境遇,“远来舟”牵引下联的“逢归客”,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D.两首诗的创作因诗人漂泊在外或忆友、或遇友而起,写景中都融入孤独惆怅的心绪,抒情上都有直接抒情的强烈表达。
16.(★)“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人认为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
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否则诗意寡淡。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5.A(“凸显景致的平和静谧”错误。孟诗前四句中有“急夜流”“风鸣”“孤舟”等意象,营造的是萧瑟、孤寂、凄清的氛
围,而非平和静谧的清幽之境。)16.示例:赞同。
①孟诗颔联写风在树间或叶间吹出的声音的不同效果:撼树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更显凄厉,叶间的凄厉之音更能烘托诗人内心凄楚无比;“叶”的形象零散轻小,更符合孤单、弱小、飘零的诗人感受。(3分)
②韦诗颔联中门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10月各地高三语文联考好题汇编:诗歌鉴赏.docx
- 2025年高中成语典故及释义梳理辨析3(含历年高考真题).docx
- 2025年浙江省各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汇编.docx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思考日益丰富多样的世界”导写.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跟着《人民日报》积累实用高级词汇(四)含释义.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知识结构化:小说结构核心知识点清单.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以温度为笔,绘就人文底色.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作文讲评:儒家“克己复礼”与道家“道法自然”.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必修上第一单元教材素材积累与应用.docx
- 2027届高二年级TOP二十名校十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B卷)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证券.pptx VIP
- 化妆品105条考试试题.docx VIP
- 矛盾化解与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玩具的巧思》精品课件.pptx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docx VIP
- 机械加工生产操作岗位培训试卷.pdf VIP
- 2025至2031年中国实木砧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微信营销与运营》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5年级下册期末练习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