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的护理个案
一、案例背景与评估
(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58岁,因“突发双下肢麻木、感觉异常3天,加重伴行走不稳1天”于2025年3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bi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有2型糖尿病病史8年,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gtid”,空腹血糖波动在7.0-8.5mmol/L之间。否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二)主诉与现病史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以足底、小腿后侧为主,呈“针刺样”感觉,无明显疼痛,未予重视。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双下肢深感觉障碍,行走时感觉“踏空感”,行走不稳,需他人搀扶,伴夜间睡眠差,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行腰椎MRI提示:T10-T12节段脊髓后动脉区域信号异常,考虑缺血性改变。为进一步诊治,以“脊髓后动脉综合征”收入我科。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自述双下肢麻木、深感觉消失,行走困难。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饮食尚可,睡眠差,二便正常。
(三)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0/90mmHg。身高175-,体重70kg,BMI22.86kg/m2。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功能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下肢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基本正常,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睁眼时可站立,闭眼后立即倾倒);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无法完成。双侧巴氏征阴性,克尼格征阴性。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10?/L,中性粒细胞比例62%,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计数210×10?/L。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血脂:总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2.影像学检查:腰椎MRI(2025年3月10日):T10-T12节段脊髓后索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欠清,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考虑脊髓后动脉缺血性改变。颈椎MRI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未见明显出血灶及占位性病变。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双下肢胫神经、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感觉传导速度(深感觉通路)明显减慢;体感诱发电位提示T10以下深感觉传导通路受损。
(五)护理评估
1.感觉功能:双下肢深感觉完全丧失,浅感觉基本正常,存在感觉紊乱,患者自觉麻木、针刺感,易出现烫伤、碰伤等风险。
2.运动功能:双下肢肌力Ⅳ级,行走不稳,Romberg征阳性,存在跌倒风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受限,需他人协助。
3.心理状态:患者因突发疾病导致行走困难,担心预后,出现焦虑情绪,SAS评分58分(中度焦虑);睡眠质量差,PSQI评分12分(中度睡眠障碍)。
4.疾病认知:患者及家属对脊髓后动脉综合征了解甚少,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护理方法。
5.基础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血脂水平偏高,存在疾病x及并发症风险。
二、护理计划与目标
(一)护理诊断
1.感觉紊乱:与脊髓后动脉缺血导致双下肢深感觉障碍有关。
2.躯体活动障碍:与深感觉丧失导致行走不稳有关。
3.有跌倒的风险:与行走不稳、Romberg征阳性有关。
4.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5.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不适、焦虑情绪有关。
6.知识缺乏:与对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疾病知识、康复护理及基础疾病管理了解不足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感觉障碍导致对损伤感知迟钝有关。
(二)护理目标
1.患者双下肢感觉功能逐渐改善,麻木、针刺感减轻,未发生烫伤、碰伤等意外。
2.患者躯体活动能力逐步提高,行走稳定性增强,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3.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跌倒事件。
4.患者焦虑情绪缓解,SAS评分降至50分以下。
5.患者睡眠质量改善,PSQI评分降至7分以下。
6.患者及家属掌握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的疾病知识、康复训练方法及基础疾病管理要点。
7.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
(三)护理计划要点
1.感觉功能护理:加强感觉功能评估,采取感觉训练措施,预防感觉障碍相关并发症。
2.运动康复护理: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循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