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历史学中国近代史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考研历史学中国近代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考研历史学中国近代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A.广州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

B.实行“一口通商”制度

C.对出海商船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

D.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

2.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其早期农民战争特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定都天京,建立政权

C.北伐和西征的战略部署

D.对官僚地主阶级的暴力打击

3.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旨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上海轮船招商局

D.开平矿务局

4.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张之洞

5.辛亥革命中,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的战役是: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湘赣起义

D.广州起义

6.以下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核心思想?

A.民主与科学

B.离经叛道

C.文明与野蛮

D.个性解放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条件中,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失败

8.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中共纲领

D.孙中山思想

9.中国抗日战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A.国民政府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地方军阀的响应

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显著的特色是:

A.实行了“三三制”民主政权

B.推行了“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C.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D.建立了强大的正规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

1.中体西用

2.二次革命

3.五四运动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史料分析题(15分。请仔细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史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此乃天下为公之理想也。……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之。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此乃天下为公之理想也……”

史料二:

“……中国民族之复兴,须先有民族自觉。所谓民族自觉者,一则当知中国民族之价值,一则当知中国民族之地位。中国民族,四万万同胞也,其血脉精神,皆与其他民族不同。其历史绵延数千年,文化灿烂辉煌,在世界列强中,占有极重要之地位。然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力衰微,列强环伺,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此种状态,非但中国为然,世界各国皆有之。故民族自觉,非中国独有之事,乃全世界各民族皆须有事也。然则中国民族之自觉,尤当以国民革命为前提。国民革命者,乃中国民族自觉之具体表现也……”

问题:

1.根据史料一,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主张及其反映的历史特点。(8分)

2.根据史料二,分析其论述的核心观点及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7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洋务运动兴办的主要企业和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2.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25分。)

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B

6.C

7.D

8.A

9.B

10.A

二、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指清末洋务派提出的一种思想主张,主张以中国传统的封建纲常伦理(中体)为根本,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西用)来维护清朝统治。这种思想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师夷长技以制夷”。

2.二次革命:指辛亥革命失败后,1913年孙中山领导的部分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破坏共和而发动的武装起义。因主要战场在南方,也称“赣粤战争”。

3.五四运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