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实战大演练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实战大演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NT20名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实战大演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夏、商、西周时期,文献以甲骨、青铜为主要载体,“学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简策与帛书开始广泛应用,“私学”兴起并得到发展,孔子带领弟子们整理出了影响后世的六部文献“六经”。材料所述变化()

A.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

B.促进了礼乐文明的兴起

C.反映了书法成为艺术的历程

D.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开展

(★★★)2.下表为汉代冀州部分史事,材料所述做法()

序号

史事

出处

时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乃使部从事专驻王国,……即时骑驿言上奏王罪及劾傅相,于是藩国畏惧,并为遵节。视事三年,冀土肃清。

《后汉书·郅恽传》

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

《后汉书·左雄列传》

冀部令长闻(朱)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以威略权宜,尽诛贼渠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

《后汉书·朱晖传》

A.标志着行政权的扩张

B.是地方治理的重要保障

C.冲击了郡国并行体制

D.使中央与地方矛盾缓和

(★★★)3.据考古发掘报告,东晋十六国时期,辽河流域犁的构造已发展成为复合式犁,铁铧“正面中部微起脊,而尾端略平”,铁铧冠装在铁铧前用于破土,犁镜用于翻土。此外,牛耕也不断改进。由此可见,当时辽河流域()

A.耕地的深度和质量大为提高

B.成为了北方经济重心之一

C.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较为紧密

D.游牧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

(★★★)4.据记载:(唐代城市)“蕃獠与华人错居”。宋代则规定:“化外人法不当城居”,但实际上“蕃商杂处民间”的情况仍相当普遍,如广州城内“胡贾杂居,俗杂五方”。这可以用于说明唐宋时期()

A.城市坊市制度日益走向解体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动摇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城市格局

D.朝廷法令逐渐形同虚设

(★★)5.据记载,辽朝统治者不但在政治上实行双轨制(南北面官制度),连祭典礼仪也分作两套不同的仪式:保留了契丹民族传统的“柴册礼”;模仿中原汉人礼仪在五京(以中京为多),举行汉族礼仪形式的“大册礼”。据此可知,辽朝统治者的社会治理理念是()

A.因俗而治

B.宗法统治

C.民族自治

D.中央集权

(★★★)6.明清时期,朝廷要求包括土司职官制度、承袭制度、朝贡制度、奖惩制度、抚恤制度等在内的土司相关制度,都须做到在执行过程中整齐划一,实现“齐政”。明清朝廷对土司的“齐政”()

A.隐含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B.使君主专制的权威得以彰显

C.成为了改土归流的先导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7.魏源在一篇文章中,以极为简练的文笔记述鸦片战争,提出“但须整旅补亡羊”的具体方策,“择地利,守内河,坚垣垒,练精卒,备火攻,设奇伏”等,并利用法、美等国作外助,以外敌攻外敌。在文中,魏源揭露了以道光皇帝为首的投降派的昏庸误国,肯定了林则徐等抵抗派。据此可知,魏源()

A.认清了中国落后的总根源

B.践行了“自强”与“求富”理念

C.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D.还没有摆脱掉“天朝上国”观念

(★★★)8.金田起义前后,广西官、绅、民均感到朝不谋夕,在籍翰林院侍讲、奉旨协办全省团练事务的龙启瑞叹曰:“窃念粤西近日情事……非得良药重剂,内扶元气,外拔毒根,则因循敷衍,断难痊愈,终必有溃烂不可收之一日。”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A.与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相关

B.根源于社会矛盾的尖锐

C.是中央权力下移的必然结果

D.受到了西方侵略的影响

(★★★)9.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位前来南京赶考的安徽廪生上书两江总督:“自五、六日来,念天下事深切祀优,或中夜坐起,或对食忘餐,审计深算,极心思之力,以求中国自强之策”。也有下层人士发出感慨:“篙目时艰,不安寝食,每日拔剑斫地,搔首问天”。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科举考试的程序发生一定变化

B.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相互交织

C.救亡图存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

D.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10.19世纪末,维新派认为,报刊的作用是通民隐、达民意,“有益于国事”;学会可以起到开风气、联人才、和群力的作用。在维新志士努力下,几年中,便形成“学会林立,万众沸腾”之势。这反映出当时维新派()

A.意图通过营造舆论实现政治诉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