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VIP

5.1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通过“历史车票”活动梳理1924-1928关键事件的时间与空间脉络,结合报纸剪影、动态地图等史料分析国共合作的背景与北伐胜利的因素。

2.以“孙中山特别顾问团”身份,通过小组讨论、关键词归纳等方式,解释国共合作的必要性、黄埔军校的作用及合作破裂的主因。

3.通过“复活卡投票”及车票总结,理解统一战线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体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启示。

学习重难点

重点:国共合作背景、过程、北伐胜利原因及统一战线重要性。

难点:分析合作破裂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反思历史与树立正确历史观。;

01

穿越时空,探寻国共合作与北

伐风云

开启1924-1928年的历史之旅;

这里有6张特别的车票,每张都对应着1924-1928年的一个关键节点,还有一张孙先生复活卡。让我们拿着车票一起登上时间隧道列车,去探寻那段历史吧!;

任务单在手,历史探究不愁

任务

①国共为什么合作?

②国共怎样合作?

③北伐为何势如破竹?

④国共合作为何突然失败?;

登车:国共为何合作

剖析合作背景与深远意义;

死亡因此

1.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

需要革命同盟。2.国民党:孙中

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3.

合作条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4客观条件:共产

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元,六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1922年夏,李大钊到上海会见孙中山,

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孙中山热情邀请

他加入国民党,李大钊表示自己已是

共产党员。孙中山说,你尽管一面做

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于

是,李大钊成为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即在保持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非两党合并。

这样利于团结革命力量,战胜强大敌人,也意味;

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

对外反帝、对内反民族压迫

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具有更广泛的基

础)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维护工农利益);

国共合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共产党需要借

助国民党的力量,国民党需要共产党的新血液,共同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1924·黄埔

I60st1

Ticket

出发:合作怎样落地

走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30秒快思:请用1个词+1图标说明军校

最大作用,并快速投票出“最佳金句”

——孙

校长蒋介石军校总理孙中山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根据材料,分析黄埔军校创办的作用。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

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乃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疾驰:北伐为何势如破竹

走进北伐战争的胜利;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

救中国“;

北伐战争战前准备“打倒列强,除军阀”

1.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注精里任主席。并且将黄埔军校校军和其它所属各军统一合编为“国民革命军即北伐军”

2.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后,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吴佩乎、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面对强大的军阀,新生的国民政府是如何取

得北伐的胜利呢?图中共有六个“胜利锦囊”

(合作、工农、先锋、战略、外援、敌军内

斗)。任务:每组领取2个锦囊,30秒内用一

句话解释它是如何帮助北伐胜利的。

贺胜桥

◎北京

吴津海;

叶挺铁军:北伐战场上的钢铁力量

大家一起齐呼“钢军对铁军,铁军必胜!的口号,共同感受北伐的激情。

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

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故,为第四

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

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

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

光辉的一页。;

骤停:为何突然翻车

探寻国共合作破裂根源与历史启示;

任务

同学们把手中“车票”

翻到背面,用1个关

键词写下这次国民革命失败的主因。老师将请六组顾问团代表起来回答问题

不可使一人雨内,人肆者示共广兄人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