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必要性及具体实施举措综述
摘要:春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是苗木病虫害高发期,也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关键阶段。苗木感染病虫害后会出现生长受阻、植株矮小等问题,甚至全株死亡。为了提升苗木成活率,促进林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对苗木春季病虫害的防治予以高度重视。文章简要论述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重点分析林业苗木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并从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提升苗木栽培技术水平两大维度阐述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苗木检疫
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力量。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在营林造林方面取得了新的技术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林材,也在改善气候条件、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林业的发展长期受到重建设、轻管理理念的影响,注重森林的营造而忽视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尤其是在病虫害的防治上,通常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即在苗木病虫害发生后主要采用化学的方式,对感染病虫害的林地喷施化学药剂,这种防治理念与防治方法会导致资源浪费,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林業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春季气温回升,降雨量增加,多种苗木害虫开始孵化。此时感温性较强的苗木开始萌芽、抽条,茎叶娇嫩,是多种苗木害虫喜爱的食物。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的生物活动十分活跃,会啃食苗木幼嫩部分或吸食苗木根、茎、叶内的汁液,会危害苗木的成活与健康生长。与此同时,春季温湿度较高,为病菌的滋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每年三月至十月是白粉病的高发时期,尤以春季为重,其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大流行,加大苗木病害的防治难度。春季病虫害会危害苗木的生长,轻则导致苗木生长受阻、植株矮小,重则导致苗木叶片枯萎卷缩,叶片光合能力较低,严重时会导致苗木全株死亡,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会导致病虫害的蔓延,扩大危害面积。把握好春季苗木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发生发展规律、危害部位,密切监测苗木的长势、健康状况,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基本原则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升苗木成活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林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林业苗木春季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方法
2.1林业苗木春季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方法
2.1.1苗木蚜虫及其防治技术方法
蚜虫是一种繁殖能力强、防治难度高的苗木春季虫害,成虫、若虫以刺吸式口器从苗木中吸取大量汁液,导致苗木营养不足、生长迟缓甚至停滞,严重时会导致苗木枯萎死亡。蚜虫不仅会吸食汁液,而且是煤烟病的传播媒介,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广西地区春季的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有利于蚜虫的繁衍。因此在春季防治苗木蚜虫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点。林业苗木蚜虫的防治技术方法主要包括:①生态防控,即通过恢复、强化森林的防御能力以避免害虫的侵袭。对于此可以采用保护蚜虫天敌的方式压缩虫口密度,蚜虫的天敌主要为七星瓢虫、食蚜蝇、异色瓢虫等,若想保护天敌便需要使用对天敌友善的杀虫剂,如螺虫吡丙醚、吡丙吡虫啉等。②物理防治,即采用色、光等物理方式防治蚜虫。可以在林间使用黄色粘板,利用蚜虫对黄色的敏感性与趋性诱杀蚜虫。同时可以在林间悬挂杀虫灯,利用蚜虫的趋光性诱杀蚜虫。此外可以用清水冲洗苗木以清除叶片上的蚜虫。③杀灭虫卵,即在春季温度达到15℃时使用螺虫·吡丙醚、吡丙·吡虫啉等药剂杀灭虫卵,以此减小虫口基数。④化学防治,即在春季气温连续五天达到15℃时喷施上述化学药剂。若蚜虫的发生较为严重,可以使用噻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可以起到良好的蚜虫防治作用。
2.1.2苗木蚧壳虫及其防治技术方法
蚧壳虫是林业苗木虫害之一,具有种类多、危害性大的特点,在广西地区以紫薇绒蚧、草履蚧、桑白盾蚧、吹绵蚧、龟蜡蚧等为主。因广西地区气候适宜,所以蚧壳虫一般一年会发生3~4代,在每年早春时节就可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防治苗木蚧壳虫的关键在于抓住各代若虫的发生期,紫薇绒蚧若虫发生期通常为每年的三月末到四月,吹绵蚧若虫发生期通常为4~6月。在若虫发生期,幼若虫尚未形成蚧壳,背后的蜡质层较薄,所以药剂能够快速渗透到虫体内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苗木蚧壳虫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的基本原则,在冬季修剪苗木,及时清除受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枝条,将清除的枝条、落叶等移出林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消灭越冬代雌成虫与幼虫。在苗木蚧壳虫发生初期,在蚧壳虫发生的枝干上涂抹甲维·毒死蜱或涂抹石硫合剂,可以在降低化学药剂用量的同时达到防治蚧壳虫的效果。防治苗木蚧壳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方法。利用红点唇瓢虫、寄生性软蚧蚜小蜂等消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