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C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夏朝出现牛耕

D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A

B.B

C.C

D.D

(★★★)2.“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犬戎破周

C.武王伐商

D.平王东迁

(★★)3.“这一学派推崇自然法,否定人为法,强调‘不争’,反对滥杀。”“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孟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4.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A.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5.汉代被举孝廉后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再迁为太守等。而晋朝天位从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口号,树立了很多孝的典型,因孝被荐的官员大多委以虚职。这种不同说明

A.汉晋“独尊儒术”

B.晋朝孝文化功利色彩浓厚

C.汉朝实行察举制

D.晋朝儒道佛“三教并行”

(★★★)6.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依据之一,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创了“文景之治”

B.削弱了诸侯国势力

C.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D.开通了“丝绸之路”

(★★★)7.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年)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这一变化

①抑止了士族势力膨胀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④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梳理10-13世纪的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与表中序号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少数民族

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定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全国统一,进行地方制度创新

A.①契丹②党项③女真④蒙古

B.①鲜卑②女真③蒙古④满洲

C.①契丹②吐蕃③女真④满洲

D.①鲜卑②女真③党项④蒙古

(★★★)9.《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城)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反映了当时

A.纸币开始出现

B.海外贸易繁荣

C.城市市场活跃

D.榷场贸易兴盛

(★★★)10.元朝时某宰相向皇帝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子注解为主,是修己、治人之学。这一主张()

A.否定了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

B.强调治国人才的德行修养

C.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化化

D.表明理学开始受到官方推崇

(★★★)11.长期以来,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到唐代,他们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三省掌握了以前的宰相职权。这一变化

A.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

D.调整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2.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行政组织……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该制度是

A.秦朝的郡县制

B.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

(★★★)13.南宋时,人们题诗讽刺好养鹁鸽的赵构:“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功夫。何如养个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下列事件与这首诗相关联的是

A.“靖康之变”

B.“宋夏和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 小初高全学科精品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