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鼻饲患者营养与饮食指导手册
前言
当疾病或某些特殊状况导致患者无法经口正常进食时,鼻饲便成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胃肠道,不仅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更能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手册旨在为鼻饲患者的照护者提供一份专业、实用的营养与饮食指导,帮助您科学、安全地进行鼻饲喂养,守护患者的营养健康。
一、鼻饲营养的基本原则
鼻饲营养并非简单地“喂食”,而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和细致操作的医疗照护行为。其核心原则包括:
1.营养全面均衡:鼻饲液应尽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以满足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疾病康复需求。
2.安全第一:确保鼻饲液的卫生、温度适宜,鼻饲过程操作规范,避免误吸、腹泻、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3.个体化调整:不同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消化吸收功能、活动量等均存在差异,因此鼻饲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4.循序渐进:开始鼻饲或调整鼻饲液种类、剂量时,应从少量、低浓度、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让胃肠道有适应过程。
5.动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体重变化、生化指标等,以此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并作为调整方案的依据。
二、鼻饲液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用的鼻饲液主要分为两大类: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和家庭自制鼻饲液。
(一)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
这是目前推荐的首选鼻饲液,其配方科学、营养全面、成分明确、易于消化吸收,且无菌程度高,使用方便,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
1.按氮源分类:
*整蛋白型: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其蛋白质为完整的乳清蛋白或酪蛋白,口感和耐受性较好。
*短肽型/氨基酸型(要素型):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如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病等。这类制剂无需消化或仅需少量消化即可吸收。
2.按用途分类:
*通用型:适用于大多数无特殊营养需求的患者。
*高能量型:适用于需要高能量摄入的患者,如肿瘤、烧伤等。
*疾病专用型:如糖尿病专用型(低糖指数)、肾病专用型(低蛋白、低电解质)、肝病专用型(支链氨基酸丰富)等。
*含膳食纤维型: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预防便秘和腹泻。
选择商品化制剂时,应与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充分沟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营养状况及耐受程度进行选择。
(二)家庭自制鼻饲液
在某些情况下,如经济条件限制或患者对商品化制剂不耐受,可考虑家庭自制鼻饲液。但需注意,自制鼻饲液难以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且卫生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或感染。
1.基本原则:
*食材多样化:尽量选择多种食材,以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性。如米、面、蛋、奶、鱼、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细软易消化:所有食材均需加工至细腻无渣状态,避免堵塞鼻饲管。
*保证卫生:制作过程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食材新鲜,现配现用,剩余液体需冷藏并在短时间内用完。
*避免刺激性成分:不添加辛辣、油腻、过甜、过咸的调料。
2.常用食材及制作方法:
*基础类:米汤、米浆、牛奶、豆浆。
*蛋白质类:鸡蛋羹(去渣)、鱼泥、肉泥、豆腐泥。
*蔬果类:胡萝卜泥、菠菜泥、苹果泥(需注意避免酸性过强或易产气的蔬果)。
*制作:将各类食材蒸熟或煮熟后,用blender或食物研磨机彻底打碎成匀浆,过筛去除粗渣,根据需要加温开水调至适宜浓度。
3.注意事项:
*家庭自制鼻饲液不能作为长期唯一的营养来源,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与商品化制剂配合使用,或作为补充。
*密切观察患者对自制鼻饲液的耐受性,如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情况,应及时停用并咨询专业人士。
三、鼻饲的操作与护理
(一)鼻饲前准备
1.评估患者状态:确认患者神志清楚(或虽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鼻腔通畅,无明显恶心呕吐。
2.确认鼻饲管在位:这是鼻饲操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以防止误吸。常用方法包括:
*抽吸胃液法:用注射器连接鼻饲管末端,尝试抽吸胃液。若能抽出胃液(pH值通常5.5),则说明管端在胃内。
*观察胃液颜色:正常胃液多为无色或淡黄色。
*听诊注入空气法(此方法准确性不高,不推荐作为唯一判断标准):将听诊器置于患者上腹部,快速注入10-20ml空气,听有无气过水声。
*X线确认:是判断鼻饲管位置最准确的方法,尤其在置管后首次使用前,或怀疑鼻饲管移位时。
3.评估胃残余量(对于胃管鼻饲者):
*喂食前(及持续输注期间每4-6小时)应抽吸并测量胃残余量。若残余量过多(通常成人____ml,具体遵医嘱),提示胃排空延迟,应暂停鼻饲或减慢输注速度,并通知医护人员。
4.准备用物:鼻饲液、50ml或100ml注射器、温开水、治疗巾、弯盘、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