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工挖孔桩护壁质量验收要点
干了十来年桩基施工,最常跟同事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工挖孔桩的命,全在护壁上。”这话听起来糙,但干过现场的都明白——地下的事儿看不见摸不着,护壁就是给桩身“穿铠甲”,护的是施工安全,守的是工程寿命。今天就从一线验收的实际经验出发,聊聊这护壁质量验收的那些关键门道。
一、先理清:为什么护壁验收这么“金贵”?
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在孔里掏,土在周围压”。桩孔越深,周围土层的侧压力、地下水渗透力越大,护壁就像一道“地下围墙”,既要挡住土方坍塌,又要抵抗水渗透,更要给后续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提供稳定的作业空间。我见过最惊险的一次:某工地为了赶工期,护壁混凝土强度没达标就继续下挖,结果挖到6米深时,护壁突然开裂,半吨重的土块砸下来,好在工人反应快,但这事儿也让整个项目停工整顿了半个月。
所以,护壁质量验收不是“走流程”,而是给地下工程上“双保险”。它贯穿从材料进场到成孔成型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得“抠细节”。
二、验收要点拆解:从“里子”到“面子”都得查
(一)材料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护壁的“骨架”是钢筋,“血肉”是混凝土,材料不合格,再漂亮的外观都是“虚架子”。验收时,我通常会带个小本子,把这几项记死:
钢筋质量:首先看“三证”——合格证、检测报告、进场复验单。曾经碰到过施工队用“瘦身钢筋”,直径标称12mm,实际用游标卡尺一卡才11.2mm,这种钢筋抗拉强度根本不够。除了尺寸,还要检查钢筋是否有锈蚀、弯折过度的情况。我一般会用钢丝刷刮一下钢筋表面,如果有片状锈蚀,直接要求退场;弯折处如果有明显裂纹,那肯定是反复调直过的“旧料”,不能用。
混凝土配比:护壁混凝土一般设计强度等级是C25或C30,但现场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偷工减料”。比如该用42.5级水泥的,换成32.5级;砂石含泥量超标,工人图省事不筛洗。验收时,我会先查配比单,再到搅拌点看实际投料——水泥袋要和配比单上的品牌一致,砂石堆要分开,不能有树根、土块混进去。前两年有个项目,工人图方便把河砂和山砂混着用,结果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只有设计值的80%,最后整段护壁都拆了重打。
模板质量:可能有人觉得模板是“辅助工具”,但模板支设不牢,直接影响护壁厚度和形状。我验收模板时,重点查两点:一是模板是否用了定制钢模(木模容易变形,现在很少用了),二是模板支撑是否牢固。记得有次下大雨,某孔位模板支撑没打斜撑,雨水一泡土软了,模板直接歪了,导致护壁厚度一边15cm一边8cm,最后只能返工。
(二)结构尺寸:毫米级误差决定安全系数
护壁是环状结构,每个参数都和承载力直接相关。我习惯带着卷尺、垂线、靠尺三件套,现场一项项量:
厚度:设计要求一般是15-20cm,但最容易“缩水”的是底部。因为挖孔时,孔底土方潮湿,模板支设难度大,工人可能会少放混凝土。我通常会在护壁混凝土初凝前,用钢筋戳几个点测厚度——比如每节护壁上、中、下各选3个点,用1.5米长的钢筋垂直插入,标记插入深度,再用卷尺量剩余长度(总长度减剩余长度就是厚度)。如果有超过20%的点厚度不足设计值的90%,必须凿除重浇。
直径:护壁内径必须满足桩设计直径要求(比如设计桩径1.2米,护壁内径至少1.2米)。但实际中,常出现“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这是因为模板安装时顶部没对齐。验收时,我会用两根1.5米长的木杆交叉放在孔口,量中心点到护壁的距离,再到底部同样位置量一次,偏差超过5cm就得整改。
垂直度:这是最容易被忽视却最关键的指标。护壁倾斜会导致桩身受力不均,后期可能出现沉降。我一般用重锤垂线法:在孔口固定一根细线,下端挂个5kg重锤,让重锤自由下垂,然后用卷尺量细线到护壁各方向的距离。如果上下偏差超过孔深的0.5%(比如10米深的孔,偏差不能超过5cm),就得检查是模板支设问题还是土层不均,必要时调整开挖顺序。
(三)连接质量:上下节“手拉手”才稳固
人工挖孔桩是分节施工的(每节1-1.5米),上下节护壁的连接就像“叠罗汉”,必须严丝合缝。我总结了三个“必查点”:
企口或凸榫:规范要求上下节护壁应设置企口或凸榫(类似砖块的凹凸槽),但有些施工队为了省事儿,直接平口对接。验收时,我会用手摸接缝处——如果是平口,用锤子轻敲就能听到空洞声,这种必须凿出10cm宽、5cm深的企口,再用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浇筑。
钢筋搭接:护壁钢筋一般是环形箍筋加竖向钢筋,上下节的竖向钢筋必须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我碰到过最离谱的情况:工人把上下节钢筋随便搭了5cm,用扎丝一绑就算完。验收时,我会用钢卷尺量搭接长度,不够的必须拆了重绑,再在搭接处加焊一道(双面焊5d,单面焊10d)。
混凝土结合面:上下节浇筑前,必须把上节护壁底部的浮浆、泥渣清理干净,否则会形成“薄弱层”。有次验收时,我用小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评分标准(1).docx VIP
- 小区物业消防演练预案方案.docx VIP
- 人才发展工作手册.docx VIP
- 人才发展工作手册(学习资料)人事管理好帮手.pdf VIP
-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C.docx VIP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厦门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2024四年级上册-人教精通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深圳市某鲁班奖工程幕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VIP
- 第9课《数据画家》(课件)-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主编详细习题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