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剪纸特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潮阳剪纸特色简介

一、潮阳剪纸的历史渊源

潮阳民间剪纸这一艺术形式,由中原人南迁带来。文献虽未确切记载,但唐末诗人李商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诗句,描写的就是晋人用金银箔镂刻人物花样,或用彩帛色纸剪为人物花样的风尚。潮阳民间剪纸可能在东晋“永嘉之乱”之后,由迁入潮汕的中原移民带来的习俗发展而成。

▲《戏曲人物》作者:许遵英

潮阳滨临南海,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灾害较多,为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五谷丰登与岁岁安乐,历史上形成敬神明、祭祖宗、施孤鬼、游神赛会的各种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活动历来多姿多彩,可谓是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潮阳民间剪纸提供了生长发育的平台。

时年八节、婚丧寿宴、敬祖酬神等民俗十分隆重,有“赛会”“赛桌”的传统民俗习惯。“赛会”的花灯、“赛桌”的“五牲”、粿品大多要以剪纸作装饰,如魚花、鸡花、鸭花、猪头花等。供品上贴的剪纸,潮汕民俗称之为“大钱”,最大的剪纸花可达几米,可谓百花汇萃,令人眼花缭乱。潮汕传统婚姻礼俗中,女孩出嫁时,其陪嫁礼品嫁妆上也饰以剪纸吉祥花。

▲《吉祥三宝》作者:魏惠君

潮阳文化馆在80年代的挖掘整理民间剪纸工作中,收集到500多件作品。其中一件作品《蝙蝠》,它用棕色丝纸剪成,据考证为清朝雍正年间的作品,是潮阳民间剪纸目前尚能见到的最早作品。构图以“蝙蝠”为主题,取“蝠”寓意“福”,采用“花中套花”的手法,并在“蝙蝠”外轮廓点缀上莲花、梅花等吉祥图案,整幅作品构图丰满,在对称构图中求变化,形象生动、刀法精巧细腻,线条纤细多变,如春蚕吐丝,层次丰富,寓意含蓄,极富情趣,可见清代的潮阳剪纸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剪纸是潮阳民间最普遍的艺术活动之一,与民俗活动相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吉祥纹样和寓意,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所以,潮阳剪纸艺术是吉祥艺术。可以说,潮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地方特色最浓,也是南方剪纸的主要流派和优秀代表,更是南方剪纸艺术中乃至全国剪纸大家族园地中的一株奇葩。

▲《做桃粿》作者:黄少琼

二、潮阳剪纸的题材

潮阳民间剪纸艺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得潮阳民间剪纸的题材非常广泛,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戏曲人物、市井百姓,只要入其视野,便能变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基本上可归纳为:供品花与礼品花、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戏曲人物等。

剪纸的民间用途,在于美化与装饰,同时担任着教化礼义、宣扬美德、歌颂生活的传媒作用。因此,题材内容多表现:“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福呈祥”“子嗣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用于时年八节、过年游神赛会、元宵赛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的装饰,渲染吉祥气氛。

▲《金鼠迎春》作者:陈雁淑

作为装饰供品用的剪纸,称之为供品花。供品贴花剪纸,多随物象而剪饰,所呈现出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中秋节的拜月供品上贴的是香蕉花、柚花、杨桃花等,月饼糕点上贴有各种团花、饼花。时年八节、敬神祭祖,供品贴的是红桃粿花、鸡花、鸭花、猪头花、鱼花、螃蟹花、龙虾花,各种题材应有尽有,甚至供桌上陈放的筷子也有筷子花。

潮汕地区潮剧历史悠久,逢年过节村村必唱大戏,在潮阳剪纸中就有许多戏曲题材,表现了很多传统剧目,如“薛丁山与樊梨花”“荔镜记”“桃花过渡”“陈三五娘”等。很多剪纸艺人都熟谙于戏曲故事,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运剪起来得心应手。如剪纸《槐荫记》就取材于“天仙配”的故事,描绘董永与七仙女在槐荫树下结连理,槐荫树为媒的情节。还有“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及民间赛会的大型广场舞蹈“英歌舞”,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她们从戏曲及民间故事中寻找题材,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概括,将传统流传下来的摹本推陈出新。

▲潮阳剪纸图案

在潮阳文化馆1989年编印的《潮阳民间剪纸》专集中,4个类别(人物、动物、团花、饰花)181套,近500个花样无一雷同。这些作品,显示了剪纸艺人超凡的想象力,对各种题材的驾驭能力。

三、潮阳剪纸的艺术特点

潮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造型、构图、刀法等技艺方面。

潮阳民间剪纸造型上注重表意,表现手法自由灵活。

▲《巧绣春华》作者:郑少燕

潮阳剪纸的构图以平面设计为基础,既有稳定感强的对称形式,也有在对称中求变化的构图形式,无论是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体,构图都饱满充实,严整而灵巧,纤细柔媚,结构严谨。在特定的纹样轮廓内,采用“花中套花”的手法,围绕主题,填满祥花瑞草等吉祥纹样,构成和谐完整的图案,构图饱满有序、虚实得体、疏密有致,严谨而舒朗的画面?,使人感觉丰富且有变化,充分展现剪纸的清新、明快、剔透的特点。

潮阳剪纸的刀法通过刀趣和纸味的剪纸形式美来体现。主要以“阳剪”为主,留住线条,将主体图形以外的“空白”部分剪掉,同时结合使用“阴剪”,使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增强表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