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站台的空座椅小品剧本润色版本
人物
老秦:男,65岁,老火车站退休站长,现负责站台日常维护,空座椅是建站时设置的木质椅,承载着他与乘客的回忆,性格念旧且固执
小吴:男,28岁,火车站新入职工作人员,负责站台设施更新,认为旧座椅破旧不实用,想换成不锈钢座椅,性格积极但略显急躁
张姨:女,62岁,常来站台接孙子的老街坊,习惯坐在旧座椅上等车,了解座椅对乘客的意义,性格热心善解人意
场景
老火车站站台,左侧是一排褪色的木质空座椅,共四把,椅面有细微划痕,扶手处被磨得光滑,其中一把椅背上刻着模糊的“1988”字样;中间是站台通道,地面画着安全线,背景有火车鸣笛声、铁轨摩擦声;右侧是站台工具间,放着清洁工具和待更换的不锈钢座椅样品,墙上贴着“设施更新计划表”,偶尔有乘客拎着行李路过,或在空座椅上短暂休息
【第一幕】冲突的“座椅之争”
(开场:小吴推着装有不锈钢座椅样品的手推车,走进站台,老秦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木质空座椅)
小吴:(指着样品座椅)秦叔,您看这新座椅,不锈钢材质,防水防腐蚀,还容易清洁,咱们站台这几把旧木椅都用三十多年了,椅面都有点变形,坐着也不舒服,下周就把它们换成新的吧?
老秦:(停下擦座椅的手,眉头一皱)换什么换?这椅子是1988年火车站建站时就有的,跟了我大半辈子,多少乘客坐过这椅子等车、歇脚,换了就没那股子人情味了!
小吴:(着急地说)秦叔,人情味不能当安全用啊!您看这木椅的腿,都有点松动了,上周还有个大爷差点摔着;而且下雨的时候,椅面渗雨,乘客根本没法坐,新座椅就没这些问题。
(老秦站起身,轻轻抚摸木质座椅的扶手,语气带着怀念)
老秦:松动了我能修,渗雨了我铺块防水布!你知道这椅子背后的“1988”是什么意思吗?那是我刚当站长那年,和工友们一起刻的,当时为了让椅子结实,我们还特意选了老松木,现在的不锈钢椅,坐着冰凉,哪有这木椅暖和?
小吴:(无奈地叹气)秦叔,现在都2024年了,设施得跟上时代啊!咱们火车站正在翻新,其他站台都换了新座椅,就咱们这还留着旧木椅,领导检查的时候都提过好几次了!
老秦:(脸涨得通红,提高声音)领导提了也不行!这椅子我守着,谁也不能动!你要是敢换,我就天天来站台坐着,看你们怎么搬!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张姨拎着菜篮走进站台,看到争执的两人,赶紧走过去)
张姨:(笑着劝道)老秦、小吴,这是咋了?吵这么大声,不怕影响乘客啊?
【第二幕】转机的“回忆诉说”
(老秦气呼呼地坐在木质座椅上,小吴站在一旁,手里还攥着设施更新表,张姨坐在老秦旁边的空座椅上,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张姨:老秦,我知道你舍不得这椅子,我也舍不得啊!我儿子小时候,我常坐这椅子等他从外地回来;现在接孙子,我还是习惯坐这儿,摸着这光滑的扶手,就觉得踏实。
小吴:(疑惑地问)张姨,这旧椅子真有这么好吗?我觉得坐着也没多舒服啊。
张姨:(笑着说)舒服不舒服,得看心里的感受。你看这椅面的划痕,有小孩刻的图案,有乘客不小心蹭的印记,每一道都藏着故事。去年冬天,有个外地来的小姑娘,没钱买车票,坐在这椅子上哭,还是老秦给她买了票,她临走前还在椅背上贴了张感谢的便签呢。
老秦:(眼眶有点湿润)还有1998年抗洪的时候,火车站滞留了好多乘客,这几把椅子天天坐满了人,我和工友们烧了热水,端到椅子旁给乘客喝,那时候,这椅子就是大家的“定心丸”。
小吴:(听着两人的话,眼神渐渐柔和)原来这椅子还有这么多故事……可领导要求下周完成设施更新,要是不换,我没法交差啊。
张姨:(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有了!咱们不用全换啊!留两把木质椅在站台中间,方便像我这样念旧的乘客;其他两把换成新座椅,放在站台两端,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这样既不违背领导的要求,又留住了老回忆,多好!
【第三幕】暖心的“折中方案”
老秦:(抬头看向小吴,语气缓和下来)小吴,张姨这主意不错,你觉得咋样?留两把木椅,我负责定期维护,保证不出现安全问题。
小吴:(笑着点头)我觉得行!刚才我太着急了,没考虑到这椅子对大家的意义。我现在就跟领导汇报,说咱们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案,既完成设施更新,又保留历史印记。
(小吴拿出手机,快速编辑信息,发给领导,没过多久就收到回复,领导同意了这个方案)
小吴:(兴奋地说)领导同意了!还夸咱们考虑周全呢!秦叔,下周换座椅的时候,我跟您一起修那两把木椅,您教教我怎么保养老松木家具。
老秦:(笑着站起身)没问题!我这儿还有当年保养椅子的老方子,用蜂蜡擦一遍,既能防水,又能让木头保持光泽,咱们一起给椅子“焕焕新”。
(张姨看着两人和解,开心地说:“这就对了!做事就得互相体谅,既要往前看,也别丢了老底子。”她起身拎起菜篮,又回头看了一眼木质座椅,笑着说:“明天我还来这儿等孙子,到时候可得坐修好了的椅子。”)
【第四幕】温情的“座椅新生”
(一周后,站台焕然一新,两端各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