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绘画的技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绘画的技巧

一、基础结构搭建:掌握人体比例与骨骼框架

人物绘画的核心是对人体结构的准确把握,如同建造房屋需要先打好地基,绘画人物也需从基础的比例和骨骼框架入手。

1、人体比例的基本规律

人体比例通常以“头长”为单位衡量(从头顶部到下颌底部的垂直距离)。成年人标准比例约为7-8个头长:头顶到下巴(1头长)、下巴到锁骨(1头长)、锁骨到肚脐(1头长)、肚脐到大腿根部(1头长)、大腿根部到膝盖(1.5头长)、膝盖到脚踝(1.5头长)。需要注意的是,性别和年龄会影响比例:男性肩宽腰窄,肩宽约为2.5头长;女性骨盆更宽,肩宽与骨盆宽度接近;儿童头部占比更大(4-5头长),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比例。

(1)头身比的灵活调整

漫画或插画中常通过夸张比例强化角色特征:Q版角色头身比可压缩至2-3头长,突出圆润感;美型风格可能延长至9-10头长,营造修长效果。练习时可先用火柴人概括比例,再逐步细化,例如绘制站立人物时,先画一条垂直中线,从上到下标记各部分位置,确保整体比例协调。

2、骨骼与肌肉的基础认知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框架,决定了身体的基本形状。头骨呈椭圆形,前额略宽;脊柱从后脑勺延伸至尾椎,形成自然的S形曲线;上肢骨骼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大臂)、尺桡骨(小臂),下肢骨骼包括骨盆、股骨(大腿)、胫骨腓骨(小腿)。

(1)关键骨骼的定位方法

绘制正面人物时,锁骨呈倒V形连接双肩,肩胛骨在背部呈三角形;侧面人物的脊柱曲线需与头部倾斜方向一致(如抬头时脊柱上段向后弯)。肌肉附着于骨骼表面,决定了身体的凹凸变化:胸大肌在锁骨下方形成扇形隆起,肱二头肌在大臂前侧呈梭形,股四头肌在大腿前侧形成明显的肌肉块。初学者可先忽略复杂肌肉,重点掌握骨骼的连接关系,例如大臂与小臂通过肘关节连接(侧面看呈15-20度的提携角),大腿与小腿通过膝关节连接(正面看髌骨位于腿中线)。

二、动态捕捉:用线条传递人物的生命力

静态的人物容易显得呆板,而生动的动态能让画面“活起来”。捕捉动态的关键在于把握重心线和动态线。

1、重心线与平衡感

重心线是从头顶垂直向下穿过身体重心的虚拟线,通常落在支撑脚的脚掌上。绘制站立人物时,若双脚并拢,重心线经过两脚中间;若单脚站立,重心线需正对支撑脚,否则人物会有“要摔倒”的不稳定感。

(1)动态中的重心调整

奔跑时,身体前倾,重心线向前偏移;跳跃时,身体腾空,重心线随动作轨迹移动(如向上跳跃时重心线从支撑脚向上延伸)。练习时可观察照片或视频,用虚线标出重心线,检查是否符合物理规律。例如绘制一个弯腰捡东西的人物,重心线应从头顶向下穿过腰部,最终落在双脚之间,若重心线偏离双脚范围,画面会显得不自然。

2、动态线的提炼与应用

动态线是概括身体主要动势的一条或几条曲线,通常沿脊柱、肩部、臀部的走向延伸。例如,舞蹈中的下腰动作,动态线从头顶沿背部曲线延伸至臀部;行走时,动态线随身体左右摆动形成轻微的波浪形。

(1)动态线的简化技巧

绘制复杂动作时,先用一条流畅的曲线概括整体动势(如“C”形、“S”形),再在曲线上添加四肢的辅助线(如大臂、大腿的方向线)。例如绘制一个踢腿动作,先画脊柱的“S”形动态线,再从肩部延伸出手臂的方向线(可能下垂或上举),从臀部延伸出另一条腿的方向线(支撑腿微屈),最后添加踢腿的线条(与支撑腿形成对比的直线或弧线)。

三、细节塑造:让人物“活”起来的关键

面部表情和肢体细节是传递人物性格与情绪的核心,需重点刻画。

1、面部五官的精准定位

面部以“三庭五眼”为基本准则:发际线到眉骨(上庭)、眉骨到鼻底(中庭)、鼻底到下巴(下庭)各占1/3;双眼间距约为1只眼睛的宽度,双眼外眼角到耳尖的距离也约为1只眼睛的宽度(五眼)。

(1)表情的细微变化

不同情绪通过五官的形态和位置体现:

①喜悦:眼睛微眯(上眼睑下弯),嘴角上提(苹果肌隆起);

②愤怒:眉毛下压(眉尾上挑),眼睛睁大(上眼睑上拉),嘴角下拉;

③悲伤:眉毛内端上挑(呈“八”字),下眼睑轻微下垂,嘴角下弯。

绘制时可先确定眉形和嘴角的方向,再调整眼睛的大小和弧度,例如“微笑”的关键是嘴角上提与苹果肌的隆起,若只画嘴角不画苹果肌,表情会显得生硬。

2、手与脚的结构刻画

手和脚被称为“第二张脸”,能反映人物的职业或性格(如运动员的手更宽厚,艺术家的手更纤细)。

(1)手的绘制要点

手掌呈梯形(拇指侧宽,小指侧窄),手指由近节、中节、远节三段组成(拇指只有两段)。绘制时需注意:

①手指的自然弯曲(放松时指节微屈,用力时指节伸直);

②指缝的透视变化(正面看指缝较窄,侧面看指缝变宽);

③指甲的形状(椭圆或方形,边缘与指腹弧度一致)。

例如绘制“握拳”动作,需先确定拇指的位置(包裹在四指外或内),再画四指的指节弯曲(近节指节最弯,远节指节微弯),最后添加手掌的肌肉隆起(小鱼际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