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基础知识及阅读训练
鲁迅先生的作品,常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引人深思。《好的故事》作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这篇作品以其瑰丽的想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寄寓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下面,我们将从基础知识梳理和阅读能力训练两个方面,一同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野草》创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是鲁迅思想最为复杂、艺术表现最为独特的一部作品集。其中的篇章多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迷茫、挣扎与对理想的执着探求。《好的故事》便是其中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二)重点字词积累
1.易错字音
*昏沉(hūnchén):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错综(cuòzōng):纵横交叉。
*瘦削(shòu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注意“削”此处读xuē,不读xiāo。
*泼刺(pōcì):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骤然(zhòurán):突然,忽然。
*皱蹙(zhòucù):皱着眉头,形容忧愁。
*凌乱(língluàn):不整齐,没有秩序。
*荡漾(dàng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重点字形
*“藻”:上下结构,下部为“氵”+“澡”的右半部分,注意不要写成“操”或“噪”。
*“萍”: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是“平”,与“苹果”的“苹”区分。
*“瞬”:左右结构,左边“目”字旁,右边“舜”字笔画较多,需注意笔顺。
*“掷”:左右结构,左边“扌”,右边“郑”,不要写成“投”。
3.重点词义
*预告:事先通告。文中指梦预示着什么。
*幽雅:幽静而雅致。
*蒙胧: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也作“朦胧”。
*退缩:向后退,畏缩。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陡然:突然。
(三)重点句子理解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理解:开篇点明了环境的“昏沉”。“灯火缩小”、“石油不多”、“灯罩昏暗”,不仅是对客观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沉闷、压抑氛围,为下文“好的故事”的出现提供了反衬。
2.“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理解:这是作者对“好的故事”的总体描绘。用“云锦”比喻美的人和事的绚烂多彩、交织辉映;用“奔星”比喻其动态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以至于无穷”则展现了美好事物的广阔与深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3.“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理解:作者具体描绘了“好的故事”中的江南水乡景象。景物繁多却不杂乱,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倒影”、“闪烁”、“荡漾”等词语,使画面生动鲜活,富有动态感。
4.“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理解:作者将梦中的景象与记忆中的山阴道联系起来,强调了“好的故事”的连续性和永恒性。“生动”、“展开”、“看不见结束”,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生生不息,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的执着。
5.“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理解:梦境开始破碎。“骤然一惊”、“皱蹙”、“凌乱”、“撕成片片”,形象地写出了美好景象的突然消失,暗示了现实的残酷无情,打破了作者的美好憧憬。
6.“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理解:结尾呼应开头的“昏沉的夜”。尽管梦境破灭,但作者并没有完全忘记那“好的故事”。这“记得”,是作者在黑暗中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和追求,也给读者留下了希望和思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