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归纳
作为一名深耕中医药领域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这门课程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是执业资格考试的重头戏,更是我们日后从事中药调剂、合理用药指导等工作的理论基石。这门课程内容繁杂,涉及中药性能、功效、主治及中成药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经验,对其核心知识点进行一番梳理与归纳,希望能为各位同仁提供些许助益。
一、单味中药部分:核心在于“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单味中药是专业知识二的基础,也是理解中成药组方原理的前提。学习这部分内容,切不可死记硬背,而应抓住“性味归经”这一灵魂,理解药物功效与主治病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中药性能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总纲
1.四气五味:
*四气(寒热温凉):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掌握药物的寒热属性,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础。例如,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附子大热,能回阳救逆。
*五味(酸苦甘辛咸,涩味附于酸,淡味附于甘):不仅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概括了药物的作用特点。辛能散、能行(如麻黄发汗解表,川芎活血行气);甘能补、能缓、能和(如人参补气,甘草调和诸药);苦能泄、能燥、能坚(如大黄泻下,苍术燥湿,黄柏坚阴);酸(涩)能收、能涩(如五味子敛汗涩精);咸能软、能下(如芒硝软坚泻下)。
2.归经: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如麻黄归肺、膀胱经,故能治肺失宣降的咳喘和膀胱气化不利的水肿。
3.有毒与无毒:指药物对机体能否造成伤害。掌握药物的毒性,对于保证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有毒中药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
(二)中药功效与主治:临床应用的直接依据
1.功效: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这是学习单味中药的重中之重。需要准确记忆,并理解功效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祛风解表”与“解表祛风”本质相同,但“祛风胜湿”则强调了除风湿的作用。有些功效是递进关系,如“清热解毒”常与“凉血”、“利咽”、“消肿”等结合。
2.主治病证: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应病症。应将功效与主治紧密联系起来,理解其对应关系。例如,紫苏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故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闷”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
3.按功效分类记忆:这是梳理众多中药的有效方法。教材通常将中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消肿敛疮药等二十余类。每一类药物都有其共性,先掌握共性,再记忆个性及特殊药物。
*解表药:需区分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防风,主治风寒感冒)与辛凉解表(如薄荷、桑叶、柴胡,主治风热感冒)。注意部分药物的兼证,如麻黄平喘利水,桂枝温通经脉,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清热药:范围最广,细分为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凉血(生地黄、玄参)、清虚热(青蒿、地骨皮)。需清晰界定各类别适应证及代表性药物。
*补虚药:是重点章节,分为补气(人参、黄芪、白术)、补血(当归、熟地黄、白芍)、补阴(北沙参、麦冬、枸杞子)、补阳(鹿茸、淫羊藿、杜仲)。需掌握各类虚证的临床表现及相应补虚药的特点。例如,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二、中成药部分:重点在于“功能主治”与“辨证选用”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工艺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这部分内容与单味中药一脉相承,但更侧重于临床应用。
(一)中成药的分类与命名
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多样,常见的有按功效分类(如同单味中药的功效分类法,解表剂、清热剂、温里剂等)、按病证分类、按临床科室分类等。其命名方式也有规律可循,或体现功效(如“逍遥丸”疏肝解郁),或体现主治(如“感冒清热颗粒”),或体现组成(如“香砂六君丸”)。熟悉这些规律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二)核心要素: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1.功能:即中成药的功效,与单味中药的“功效”类似,但通常是复方的综合作用。例如,“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
2.主治:即中成药的适应病证,需与中医的“证”相对应,体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例如,“银翘解毒丸”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3.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需注意不同剂型的用法(口服、外用等),剂量,以及禁忌、慎用情况、不良反应等。例如,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不宜过量久服;孕妇慎用或禁用的中成药种类繁多,需特别留意。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x VIP
- 舌尖上的广东详解.ppt VIP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VIP
- 2023-中国海外投资指数.pdf VIP
- Unit6Nurturingnature招聘启事(单元写作讲义)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原卷版)-.docx
- 简单到难的数独200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x
- 陕09J04-1、陕09J04-2、陕09J04-3 内装修(墙面)、内装修(配件)、内装修(吊顶)陕西 建筑 图集.docx VIP
- 细辛与临床 附 疑、难、重、奇案73例.pdf VIP
- 铁路信号号继电器.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