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题(附答案).docxVIP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题(附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1.xiánshú()2.páihuái()3.zhēngróng()4.qīliáng()5.dānge()

二、改错别字(5分)

1.迫不急待()2.穿流不息()3.再接再励()4.走头无路()5.世外桃园()

三、成语填空并解释所填字的含义(6分)

1.见微知()______2.别出心()______3.无()于事______

四、修改病句(6分)

1.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2.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他的家乡是福建福州市人。

五、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8分)

1.那雪,就像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5题(20分)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是父亲的珍宝。我记事起,它就停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车身擦得锃亮,辐条上挂着父亲亲手编的竹帘,防止蚊虫落在链条上。

②父亲是中学数学老师,每天清晨五点,他踩着自行车去学校上早自习。我上小学时,他总在放学后用自行车载我回家。后座上的我抱着他的腰,听风从耳边掠过,看他蓝布衫的衣角被风掀起,像一面小旗子。

③三年级那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高烧39度。父亲冒雪去镇里买药,回来时自行车的轮胎结了冰,他推着车走了七里路。进家门时,他的眉毛上挂着冰碴,裤脚湿了半截,却把药瓶焐在胸口。“快喝,凉了就苦了。”他搓着冻红的手说。我喝药时,他蹲在地上修自行车链条——雪水渗进了链条的缝隙,卡得转不动。

④小学毕业那年,我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县重点初中。报到那天,父亲把自行车擦了又擦,后座绑上我的铺盖卷。路上,他骑得很慢,说:“你看,这棵老槐树还是我送你上幼儿园时那棵。”我望着他微驼的背,突然发现他的白发比去年多了一倍。

⑤后来我去外地上大学,父亲的自行车渐渐落了灰。有次回家,我提议给他换辆电动车,他摇头:“骑惯了,轻省。”去年春节,我在书房翻旧相册,一张父亲20岁的照片掉出来——他穿着白衬衫,跨在自行车上,笑容明亮,和现在的他判若两人。

⑥前几天通电话,父亲说:“你妈把葡萄架拆了,说挡阳光。”我沉默片刻,问:“那自行车呢?”他笑:“还在老地方,我每天擦一遍。”

1.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线索,依次写了哪些事件?请简要概括。(4分)

2.第③段中“他把药瓶焐在胸口”这一细节有何作用?(4分)

3.赏析第②段中“蓝布衫的衣角被风掀起,像一面小旗子”的表达效果。(4分)

4.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5.结尾处父亲说“还在老地方,我每天擦一遍”,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5题(20分)

《会“说话”的植物》

①植物不会发出声音,但它们有独特的“语言”。科学家发现,当番茄被毛毛虫啃食时,会释放出一种叫做“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不仅能吸引毛毛虫的天敌——寄生蜂,还能提醒邻近的番茄植株:“危险即将来临!”接到信号的番茄会迅速合成毒素,让叶片变得难吃。

②更神奇的是,有些植物的“语言”能跨物种传递。比如,当柳树被鹿啃食时,会释放乙烯气体。周围的柳树收到信号后,会增加叶片中的单宁酸含量,让鹿难以下咽。有趣的是,这种气体还能被杨树“听懂”——杨树也会调整自身的化学防御机制,仿佛在说:“邻居有难,我也得准备!”

③植物的“语言”还能表达“情绪”。干旱时,玉米的根会释放脱落酸,向叶片传递“缺水”的信号,叶片收到后会关闭气孔,减少水分蒸发。如果此时给玉米浇水,根会停止释放脱落酸,叶片重新打开气孔,像在说:“终于解渴了!”

④不过,植物的“语言”也有“方言”差异。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略有不同,就像人类的方言一样。例如,北欧的桦树和南欧的桦树在面对害虫时,释放的“警报”成分有细微差别,但它们的“核心信息”——“危险”——是相通的。

⑤目前,科学家正尝试“翻译”植物的“语言”。如果能破译这些信号,农民可以提前知道作物是否遭遇病虫害,从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未来,或许我们能听到更多植物的“心声”。

1.文章说明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