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玉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军功之士,二是文士,三是宗室贵族。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这三类人在各国官僚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差异缘于
A.变法运动在列国风靡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士人阶层的强势崛起 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
2.在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的权威维护统一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3.史载,平原王陆睿(原姓步六孤)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之女,崔鉴评道:“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这说明
A.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B.选官注重门第而不是才能
C.魏晋时期品评人物的风气 D.世家大族以联姻垄断政权
4.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 B.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 D.国家钱币实现规范化
5.北宋《宋刑统》规定,除极少特殊情况外,凡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三十日停止受理;南宋时期,因南方气候与北方不同,对起诉时间又做了相应调整,缩短了受理时间。这些规定
A.有效地防止了案件积压 B.体现了儒学息讼贱讼理念
C.意在维护农业生产稳定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6.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人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 B.提倡“经世致用”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宋明理学虚伪
8.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16岁至60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C.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9.下表反映了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这反映了晚清
年份
文件
主要内容
1901年
《学堂选举鼓励章程》
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
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被废除
C.新旧选官方式的并存 D.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
10.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产物”。该文旨在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11.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