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宗教伊斯兰教课件.pptxVIP

2025 初中中国历史唐朝宗教伊斯兰教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课程导入:从长安西市的驼铃说起演讲人

CONTENTS课程导入:从长安西市的驼铃说起认知基础:唐朝宗教生态与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传播轨迹:从官方通使到民间扎根文化影响:文明互鉴的早期样本总结与升华:开放包容的历史回响目录

2025初中中国历史唐朝宗教伊斯兰教课件

01课程导入:从长安西市的驼铃说起

课程导入:从长安西市的驼铃说起站在西安博物院的玻璃展柜前,我常被一件唐代三彩骆驼俑吸引——骆驼昂首嘶鸣,背负的皮囊里露出卷口的波斯锦缎,俑身上的蓝釉斑块在灯光下泛着幽光,这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钴料才能烧出的颜色。这件展品无声诉说着: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不仅有胡旋舞的旋转、葡萄酒的醇香,更有不同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深度碰撞。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驼铃阵阵的商路,走进唐朝宗教史的重要篇章——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02认知基础:唐朝宗教生态与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

唐朝宗教的多元土壤要理解伊斯兰教在唐朝的传播,首先需要还原其所处的宗教生态。唐朝是中国古代宗教政策最开放的朝代之一,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儒、释、道)的同时,对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也采取包容态度。12社会层面:据《通典》记载,开元年间长安西市有胡商数千家,广州蕃坊多波斯、大食贾人,杂居其地。这些来自阿拉伯、波斯的商人群体,自带宗教信仰需求,形成了天然的宗教传播载体。3政策层面:《唐律疏议》明确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允许外来群体保留宗教习俗;长安、洛阳等地设萨宝府管理祆教事务,这种因俗而治的智慧为伊斯兰教传播提供了制度空间。

唐朝宗教的多元土壤文化层面:唐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描写,不仅是对异域风情的赞美,更折射出社会对多元文化的接纳。这种包容心态,让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生活禁忌更容易被理解。

伊斯兰教的核心特征1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与唐朝几乎同时崛起。要理解其在唐朝的传播,需先把握其核心要素:2信仰体系:认主独一的一神论(除安拉外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的先知观,与唐朝流行的多神崇拜(如道教神仙体系、民间自然崇拜)形成鲜明对比。3实践规范:念(清真言)、礼(每日五次礼拜)、斋(莱麦丹月封斋)、课(天课)、朝(朝觐麦加)的五功制度,对信众的生活方式有严格要求。4文化关联: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言、医学(如《医典》)、数学(阿拉伯数字)、天文学(星盘)等紧密交织,其传播往往伴随知识体系的输入。

03传播轨迹:从官方通使到民间扎根

首次接触:651年的历史性时刻《旧唐书西戎传》记载:永徽二年(651年),大食王密莫末腻始遣使朝贡。这里的大食是唐朝对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称呼,密莫末腻即穆罕默德的音译。这次朝贡被史学界视为伊斯兰教与唐朝官方的首次正式接触。

使团背景:据阿拉伯史书《黄金草原》记载,使团携带的礼物包括大食良马、波斯锦缎,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古兰经》的部分经义阐释。唐高宗在大明宫接见使团时,曾询问大食之教,何以异于佛道?可见统治者对这一新宗教的好奇。

历史意义:这次通使不仅是政治交往,更是宗教文化的初次对话。它标志着伊斯兰教从民间自发传播进入官方认知阶段,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播路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流,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经中亚、天山南北到长安)和海上香料之路(经印度洋、南海到广州、泉州)展开,伊斯兰教的传播也沿着这两条路径渗透。

传播路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陆上丝路:商队与军士的流动商队网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是唐朝安西四镇之一,也是丝路中道的枢纽。考古发现的8世纪阿拉伯银币窖藏(现藏新疆博物馆),证明这里活跃着大食商队。这些商人在沿途建立胡栈(商旅驿站),其中往往设有简易礼拜场所。

战争与俘虏:751年怛罗斯之战(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中,唐军战败,部分被俘士兵被带到撒马尔罕。杜环(随高仙芝出征的随军书记)在《经行记》中记载: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这是中国人对伊斯兰教教义最早期的详细记录。

传播路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陆上丝路:商队与军士的流动2.海上丝路:蕃坊与清真寺的出现

蕃坊制度:广州是唐朝第一大港,《唐国史补》载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为管理外国商人,唐朝在广州设立蕃坊,由蕃长(多由大食、波斯商人担任)管理内部事务。蕃坊内列肆而市,同时保留宗教习俗:日五拜,沐浴更衣,食不猪肉(《岭表录异》)。

怀圣寺的传说:广州光塔路现存的怀圣寺(又称光塔寺),民间传说为唐初来华的伊斯兰教先贤宛葛素所建。寺内的光塔(宣礼塔)高36米,顶部原置有导航灯,既用于宣礼,也为商船指引航向。尽管考古证实现存建筑为宋代重建,但基址可追溯至唐代,是伊斯兰教在东南沿海扎根的重要物证。

信众群体:从蕃客到土生蕃客唐朝的

文档评论(0)

zs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