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教师讲评用卷).docxVIP

宁夏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教师讲评用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语境默写

1.古诗词往往寄托着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①“,”表达追求未来的勇气;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②“_”表达广济苍生的博爱情怀;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③“,”表达人世间有聚散离合的道理;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④“,”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呢?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用

⑤“,”表明了他的抉择。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本题考查诗歌默写。①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题干关联:题干要求“表达追求未来的勇气”。李白写此诗时虽处于仕途受阻的困境(“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但并未消沉,“长风破浪会有时”以“长风破浪”的典故(出自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则以“挂帆渡海”的豪迈画面,展现冲破困境、追求理想的勇气,与题干“追求未来的勇气”完全对应。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题干关联:题干要求“表达广济苍生的博爱情怀”。杜甫在诗中遭遇“茅屋被秋风摧毁、夜雨漏屋”的个人困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却未局限于个人苦难,而是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渴望拥有千万间宽敞房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直接表达让全天下贫寒士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愿望,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爱情

怀,与题干要求一致。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题干关联:题干要求“表达人世间有聚散离合的道理”。苏轼写此词时与弟弟苏辙分离多年,中秋夜望月思亲,却未陷入伤感,而是从自然现象(“月有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常态(“人有悲欢离合”),承认离别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规律,体现豁达的人生态度,与题干“人世间有聚散离合的道理”精准对应。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题干关

联:题干要求“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却屡遭排

挤,此词以“壮词”抒发理想:“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指获得生前的荣誉与死后的美名,两句直接展现其渴望为国家效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报国情怀,符合题干要求。

故答案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本题考查诗歌默写。孔子《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题干关联:题干要求“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表明孔子的抉择”。孔子重视“义”的道德准则,认为富贵若不符合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便没有价值;“于我如浮云”以“浮云”为喻,形容不符合道义的富贵对自己而言轻如浮云,毫无意义,明确表达“宁守义,不逐不义之富贵”的抉择,与题干“义与富贵矛盾时的抉择”完全对应。

故答案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清代书法家、文学家王文治遇好友来访,二人志趣相投,谈笑风生,于是他拟写了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请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写到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上联:得好友来(沐春风如对月共品茗)

下联:有奇书读胜看花

理由:【答案】如对月;理由:下联“胜看花”与“如对月”相对,“胜”和“如”都是副词,“看花”和“对月”都是动宾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