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引言:古韵悠长,启蒙津梁
《声律启蒙》,这部流传数百年的蒙学经典,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语言宝库,不仅是古人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绝佳教材,更是今人领略汉语之美、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津梁。其文字简练优美,对仗工整精巧,音韵和谐朗朗,涵盖了天文地理、草木虫鱼、人物典故、诗词歌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历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正是从这部看似简单的启蒙读物中,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培养了敏锐的语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今日,我们重读《声律启蒙》,并非简单复古,而是试图在现代语境下,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注解与流畅的译文,冀望这部经典能够继续焕发生机,启迪后人。
一、《声律启蒙》的编排体例与核心价值
《声律启蒙》通常按韵部分篇,常见版本为上、下两卷,每卷各分十五个韵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涵盖了古代汉语的主要韵部。每篇之内,又以“对子”的形式展开,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五字对、七字对,乃至十一字对,层层递进,由简入繁。
其核心价值在于:
1.音韵训练:通过大量同韵字、近韵字的对举,帮助学习者熟悉汉语的声、韵、调,培养良好的语感。
2.词汇积累:涵盖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器物、典故等丰富词汇,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3.对仗练习:作为格律诗的基础,书中的对仗工整巧妙,为学习诗词创作提供了极佳的范例。
4.思维拓展:对对子需要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有助于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的历史典故、文化常识,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二、典型韵部详解与译文示例
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声律启蒙》的精髓,我们选取若干典型韵部进行详细注解与翻译。
(一)上卷·一东
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解:
*云对雨,雪对风:皆为自然现象,名词相对,平仄协调。
*晚照对晴空:“晚照”指傍晚的阳光,“晴空”指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鸿”即大雁,“燕”即燕子。“来”与“去”相对,指候鸟的迁徙。
*宿鸟对鸣虫:“宿鸟”指归巢的鸟,“鸣虫”指鸣叫的昆虫。
*三尺剑,六钧弓:“三尺剑”,剑长约三尺,常用作佩剑的代称,亦含勇武之意。“六钧弓”,“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六钧即一百八十斤,形容弓力极强。
*岭北对江东:“岭北”指五岭以北地区,“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皆为地理名词。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暑殿”,相传为三国吴主孙权在武昌所建的宫殿,夏日避暑之处。“广寒宫”,传说中嫦娥所居的月宫。以人间宫殿对天上仙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春日景象。“晓烟”指清晨的薄雾,“杨柳绿”、“杏花红”色彩鲜明。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风霜”比喻旅途劳顿,饱经风霜。“途次”指途中。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蓑”指蓑衣,防雨用具。此句意境优美,常让人联想到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余晖对晴朗的天空。归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归巢的鸟儿对鸣叫的昆虫。三尺长的剑,六钧力的弓。五岭以北对长江以东。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嫦娥居住的广寒宫。两岸晨雾中杨柳呈现着翠绿,一园春雨里杏花绽放出嫣红。两鬓已染上风霜,那是途中早早赶路的行客;身披一件蓑衣沐浴在烟雨之中,那是溪边傍晚垂钓的老翁。
(二)上卷·二冬
原文: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解:
*春对夏,秋对冬:四季相对。
*暮鼓对晨钟:“暮鼓晨钟”本指寺庙中傍晚击鼓、清晨敲钟以报时,后常用来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言语。
*观山对玩水:“观”与“玩”皆为动词,“山”与“水”为名词,指游赏山水。
*绿竹对苍松:“绿”与“苍”(深青色)皆为颜色,“竹”与“松”皆为常青植物,象征君子品格。
*冯妇虎,叶公龙:皆为典故。“冯妇”,《孟子·尽心下》载,冯妇善搏虎,后改行,见众人逐虎,忍不住又下车搏虎,比喻重操旧业的人。“叶公龙”,《新序·杂事五》载,叶公好龙,室中雕画皆龙,天龙闻而下之,叶公见之却吓得逃走,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舞蝶对鸣蛩:“蛩”指蟋蟀。飞舞的蝴蝶对鸣叫的蟋蟀。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衔泥”,燕子筑巢的行为。“课蜜”,蜜蜂采蜜。“双”与“几”(表示数量不定)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