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考试-教师招聘-笔试-教师招聘-中学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教师考试-教师招聘-笔试-教师招聘-中学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教师考试-教师招聘-笔试-教师招聘-中学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匀称称心称职称兄道弟

B.模样模仿模型模棱两可

C.着落着想着迷不着边际

D.削减削减削皮削足适履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称”均读“chèn”,表“适合、相当”义,如“称心”“称职”。B项“模样”读“mú”,其余读“mó”。C项“着落”“着想”读“zhuó”,“着迷”读“zháo”,“不着边际”读“zhuó”或“zháo”均可,但音不全同。D项“削减”“削减”读“xuē”,“削皮”“削足适履”读“xiāo”,音不同。故正确答案为A。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品德也过硬。

C.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勤奋。

D.我们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不文明的行为。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缺主语,“通过……”与“使……”连用导致主语残缺。C项两面对一面,“能否”对应“关键在于勤奋”不周延。D项语序不当,“不文明的行为”修饰“铺张浪费”不妥,应为“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B项关联词使用恰当,句式完整,逻辑清晰,无语病。故选B。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B.杜甫的“三吏”“三别”属于乐府诗。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非编年体。B项错误,“三吏”“三别”是杜甫的现实主义叙事诗,非乐府诗。C项正确,《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性散文集,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项错误,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问:“你知道吗?什么叫‘幸福’。”

B.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

C.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团队凝聚力。

D.图书馆有《红楼梦》、《边城》、《围城》等名著。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句末句号应在引号内,且疑问句句末应用问号,应为“……幸福’?”C项“目的”后冒号冗余,应删去或改为逗号。D项顿号不能用于书名号之间,应删去。B项并列成分用逗号分隔,结构清晰,标点正确。故选B。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首鼠两端。

B.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读来味同嚼蜡。

C.他慷慨陈词,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面面相觑。

D.小明学习刻苦,常常通宵达旦地开夜车。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首鼠两端”指犹豫不决,与“半途而废”语义不符。B项“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言语枯燥无味,使用恰当。C项“面面相觑”指惊惧或尴尬互望,与“听得认真”矛盾。D项“开夜车”为口语,且“通宵达旦”与“开夜车”语义重复,不够准确。故选B。

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为比喻,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B、C、D三项均为拟人,赋予星星、薄雪、花树以人的情态或动作。故A项修辞手法不同,选A。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策之不以其道

D.食之不能尽其材

【参考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中“之”均为代词,分别代指“学过的内容”“马”“马”。B项“之”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故B项用法不同,选B。

8、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参考答案】A

【解析】B项“欲穷千里目”前句应为“欲穷千里目”,但原句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误;但本题考默写正确性,四句皆常见,但C项“人生自古谁无死”后应为“留取丹心照汗青”,正确;D项出自李煜《虞美人》,正确。A项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正确。四句均正确,但题干要求“正确”,无错误项。重新审视:C项“?”应为“。”,古诗中多用句号。但现代默写常容许问号。综合判断,四句内容无误,但A项为最无争议标准句,故选A。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合闸的电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行业耕耘多年,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