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
2023年有两部与中国心理健康相关的蓝皮书发布,分别是《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前者聚焦行业发展与数字医疗应用,后者侧重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多维度调研,以下是详细内容: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
该蓝皮书于2023年10月10日由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联合好心情发布,核心内容如下:
维度
具体内容
国民心理状况
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10.6%,焦虑风险检出率15.8%,仅36%民众认为自身心理健康良好;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突出且呈低龄化,孕产期女性抑郁阳性率达20.17%-27.57%,19.05%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同时抑郁症就诊率仅9.5%,病耻感导致很多患者延迟就医。
行业资源困境
心理健康服务供需失衡,截至2021年底,我国精神科医生6.4万,每10万人口仅有3.64名精神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7.9名;且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更发达,其他地区相对薄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多为转岗,专业资质难以保障。
行业发展趋势
近10年存续心理咨询机构超10万家,2022年注册量达31420家;数字化医疗成重要方向,AI人脸识别可用于心理疾病风险筛查,VR技术能疏导患者负面情绪,AI陪伴数字人可提供情绪支持,知识图谱技术还成功用于自杀风险监控等场景。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
该蓝皮书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79家机构完成,采集逾17万份样本,含1个总报告、3个分报告和8个专题报告,核心内容如下:
维度
具体内容
整体人群特征
成年人抑郁和焦虑风险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女性抑郁风险随年龄下降更明显;城市户口人群焦虑风险高于农村人群。已婚人群抑郁风险最低,每周运动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低,而女性网络购物频率越高,抑郁风险越高。
重点群体补充
职场人中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者心理健康困扰发生率达31.2%,显著高于教育、医疗行业;996工作制人群抑郁风险是标准工时人群的2.3倍。青少年抑郁检出率17.5%,初二、高二为高发年级,学业压力和亲子沟通障碍是主要诱因。
影响因素分析
除婚姻、运动等因素外,工作时长也影响显著,工作超10小时者抑郁风险较高。同时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关键,有完善支持系统的群体心理健康困扰发生率仅8.9%,远低于支持缺失群体的37.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