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故都的秋》读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故都的秋》读后感

初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仿佛踏入了一幅被岁月晕染的水墨画,那故都的秋意,便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开来,触动着心灵最柔软的角落。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是北平,是那个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文化底蕴的城市。在他的描绘中,秋意无处不在。“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是怎样细腻而闲适的画面啊!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景图,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清晨的凉意,能听到驯鸽飞过的声响,能看到那如喇叭般的蓝色牵牛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不仅仅停留在景色的描绘上,更融入了他对生命、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他笔下的秋景,无论是破屋、浓茶,还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蕴含着一种深沉的韵味。那“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却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消逝的淡淡哀愁。在他眼中,秋是一种生命的沉淀,是繁华落尽后的宁静与从容。

与南方的秋相比,故都的秋显得更加清、静、悲凉。“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用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南北之秋的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故都之秋的偏爱,溢于言表。在他心中,故都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是那种能深入骨髓、触动灵魂的秋。

然而,在这份对秋的喜爱与赞美背后,也隐藏着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郁达夫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他笔下的故都之秋,或许也是他对国家命运的一种隐喻。那清、静、悲凉的秋意,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呢?作者借秋景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忧愁,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他渴望能在这萧瑟的秋景中寻找到一丝希望,能在这动荡的时代中坚守自己的信念。

《故都的秋》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更是作者心灵的寄托,是他对生活、对国家的深情告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忽略了大自然的馈赠。读了《故都的秋》,我仿佛被唤醒了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感受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发现,就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文档评论(0)

173****66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