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诊断(一)古诗鉴赏详解:范成大《番(鄱)阳湖》.docxVIP

海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诊断(一)古诗鉴赏详解:范成大《番(鄱)阳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阳湖

范成大

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

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

波翻渔火碎,月落村舂急。

折苇已纷披,衰杨尚僵立。

长年畏简书,今夕念蓑笠。

江湖有佳思,逆旅百忧集。

【注释】

番(pó)阳湖:即鄱阳湖,番阳县之湖。番阳县,本春秋时楚之番邑,秦置番阳县,汉改鄱阳县,今名波阳县。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年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此诗作于绍兴三十年,范成大初入仕途,南宋朝廷奉行投降路线,辱国苟存。

凄悲:哀伤。

鸿雁: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

泱漭(yāngmǎng):水面宽阔的样子。

鱼龙: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蛰[zhé]: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雷霆:震雷,霹雳。

一鼓: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村舂(cūnchōng):指乡村中舂米的碓声。

纷披:散乱。

僵立:直立不动。

长年:整年;长期。

简书:指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官方文牍。出自《诗·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畏简书,《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今夕:今晚;当晚。

蓑笠:蓑衣与笠帽。

江湖:江河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佳思:好的抉择。

逆旅:客舍;旅馆。又,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百忧:各种忧思。

【译文】

番阳湖

范成大

深秋时节南来鸿雁鸣声凄悲,水势宽广鱼龙都深潜于湖底。一阵激如战鼓般的闪电大雨,连天上的星斗都象被洗拭过。湖上波涛翻滚船火时隐时现,月落时分村舂声音此起彼落。湖边芦苇在秋风中已经枯折,而岸上的杨柳变得叶落枝枯。长久以来已厌倦了仕途生活,现在终于下定决心要归隐了。身在逆旅馆舍心有种种忧愁,最终有了放浪江湖的好想法。

【赏析】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范成大在徽州任司户参军时作了这首诗。范成大初入仕途,正处赵构奉行投降路线、辱国苟存、腐败无能的时代。神州陆沉,民不聊生。而诗人为徽州司户参军,六七年未见升迁。想挽救祖国危亡而不得展其才,想拯救民生而不得参其政,一次诗人旅次鄱阳湖,便写下这首借景抒慨之作。写作的时令应是在秋冬之际,诗里说“鸿雁来”、“鱼龙蛰”、“折苇”、“衰杨”,都不是春夏景象。

徽州与饶州紧邻,鄱阳湖又是当时除洞庭湖之外的大湖。范成大作为地方上的一个低级官员,历时又这么长,难免仕途因“沉滞”的不公平而消极。于是,他借游山观水的机会,宣泄自己的不满,诗一开篇即以“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来抒发自己的感受。直到诗的最后,仍借杜甫“悲见生涯百忧集”的百忧,作为自己对前途的悲观预测。

从写景的角度看,对鄱阳湖的景色写得苍茫而辽阔;从抒情的角度看,写的是孤穷之悲、霜露之恨,有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意。苍凉壮阔之景和消沉思绪相交杂,这本身就呈现着壮志难伸之绪。因而,透过字面之景而揭其思想底蕴,它表现着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批判。

面对着浩渺的鄱阳湖,诗人起笔就说:“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鸿雁南来,表明时已深秋;水势广远,鱼龙都深潜于湖底,这都是季节中应有的实景。但写鸿雁而加“凄悲”、写鱼龙用一“蛰”字,正表明了一种“时不宜人”的思绪。

华夏的山河毕竟是十分美好的,尤其是驰名遐迩的鄙阳湖,更具有壮人心志的特别景色:“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一阵激如战鼓的雷霆闪电,一场倾江倒海的大雨,冲刷天地,洗涤万物,雨过天晴,连天上的星斗,都象被洗拭过一般,格外晶莹明亮。黄庭坚有“天南星斗湿”之句,这里,范成大借句而略加改造,用“万里湿”来形容天体,不仅写出雨后星光的明洁灿烂,而且也写出了湖面的广袤无垠。如果把整个国土比作鄱阳湖,那么,如果经过一场暴风雨般的激战,就可使得万里山河重换新貌。

但毕竟洗雪国耻之幻想不能代替现实,况且诗是写鄱阳湖。因而下面仍写湖上夜景:“波翻渔火碎,月落村舂急。”众多的渔民,以湖为家,白天捕捞,直至夜晚才顾得上生火做饭,但由于波涛翻滚,那船家的点点灯火,在湖波的翻滚中时隐时现,此明彼暗,从而出现了“渔火碎”的奇观;岸上农民,寒夜春捣,月落更深,千家万户的农夫农妇,还在借着月的微光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