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卵黄抗体分离中的应用探索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现代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卵黄抗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其分离技术也因此备受关注。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EggYolkImmunoglobulin,IgY),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鸡卵黄抗体。母鸡接受免疫后,在卵黄成熟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选择性地转移到卵黄中形成IgY。IgY是一种7S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约180kD,由两条重链(分子量67-70kD)和两条轻链(分子量22-30kD)组成,等电点接近5.2。
在生物制药领域,卵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疗效,对人体毒副作用小,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了新路径。特异性IgY对人及动物的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其他用于被动治疗的免疫球蛋白相比,IgY具有价廉易得、稳定性好、可口服等优点。从一枚鸡蛋中可获得100-250mgIgY,为大规模生产抗体药物提供了可能,有望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卵黄抗体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通过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目标病原体,实现对食品中微量有害微生物的精准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然而,卵黄抗体的高效分离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瓶颈。鸡卵黄中含水48%、蛋白质17.8%、脂肪30.5%,其中几乎所有的脂肪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IgY是水溶性的蛋白。从卵黄中获得卵黄抗体的过程包括IgY分离、提取和纯化高含量的脂肪及脂蛋白,这一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分离方法存在效率低下、纯度欠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卵黄抗体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传统的亲硫性吸附剂主要包括硫酸纤维素、硫酸磁铁球和硫酸木质素等,但这些吸附剂存在应用问题,例如硫酸纤维素在pH值较低时易分解,硫酸磁铁球磁性不稳定,硫酸木质素的吸附效率较低。
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的出现,为卵黄抗体分离带来了新的曙光。亲硫层析是分离纯化抗体的有效方法,配基中砜基和硫醚产生协同作用,高盐浓度下对抗体产生特异性作用,能达到高效分离抗体的目的。结合混合模式吸附,在配基中引入含氮杂环,能够促进抗体的吸附,提高吸附容量,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盐特性,实现从中等离子强度的料液中直接吸附抗体。这种新型吸附剂有望突破传统分离技术的局限,显著提高卵黄抗体的分离效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卵黄抗体在生物制药、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围绕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制备及卵黄抗体分离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在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制备方面,诸多研究聚焦于新型基质与配基的开发。有研究利用自制的大孔型纤维素/碳化钨复合微球作为吸附剂基质,以二乙烯基砜和烯丙基溴为活化剂,成功制备出系列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如Cell-WC-DVS-MEP、Cell-WC-DVS-MMI、Cell-WC-DVS-MBI和Cell-WC-AB-MEP,并通过优化活化过程和耦联反应,提高了配基密度。
在卵黄抗体分离研究领域,众多学者积极探索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的应用。以鸡卵黄抗体(IgY)为模型蛋白,考察缓冲液pH、盐浓度对IgY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吸附剂对IgY的吸附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的耐盐特性。pH是影响IgY吸附的主要因素,pH5时吸附容量最大,pH4可以用于IgY的解吸,添加硫酸铵可促进IgY的吸附。
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吸附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不同配基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在吸附剂的选择性和通用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某一分离对象需要制备专一的吸附剂和建立相应的试验条件。在卵黄抗体分离工艺上,虽然能够实现分离,但纯度和回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分离过程中的抗体活性保护也需深入研究。这些空白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亟待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聚焦于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的制备及卵黄抗体分离研究,旨在开发高效的卵黄抗体分离技术。在吸附剂制备方面,精心筛选适宜的基质与交联剂,通过简单且精准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性能优异的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在制备过程中,全面考察各反应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深入探究反应机理,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吸附剂的性能。
利用多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亲硫性混合模式吸附剂的性能进行系统评价。测试其对卵黄抗体的吸附效果,精准测定吸附容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粘弹性材料动态扩展裂尖场及载荷参数研究.docx
- 苏鲁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78菌株致病性解析.docx
- 新型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对单糖与二糖高效分离性能研究.docx
- 贵金属纳米团簇:从可控组装、精准分离到光学性能的深度剖析.docx
- 自体PRP对钛表面及成骨细胞作用机制与PDGF变化研究.docx
- HHT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ocx
- 棉铃虫LF256品系中Cry1Ac隐性抗性基因的深度解析与精准鉴定.docx
- 水力浮动式升船机运行特性研究:原理、影响因素与关键技术.docx
- 卫生计生发展核心指标体系构建与预测工具包开发: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微纳米SiC_FKM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调控研究.docx
-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及其在稻秸板中的粘结特性研究:从分子结构到应用性能的创新探索.docx
- 低成本高效能:新型简易菇房的设计与杏鲍菇栽培实践.docx
- 散射性参与介质中辐射交换面积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docx
- 从542份裁判文书审视案例指导制度的实效性: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究.docx
- 基于小波分析的GPS数据处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ocx
- 镉胁迫下镁元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双重调控机制研究.docx
- 环保型甲基磺酸盐高速镀锡液的性能优化与工艺创新研究.docx
- 探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吸入气氧浓度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双重影响.docx
- 多维视角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提升路径——基于制度运行与实践创新的分析.docx
- 探秘Rad51:解锁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密码.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