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阳节的敬老文化与传承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佳节,蕴含着丰富的敬老文化。它不仅是对长辈的尊敬,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传承。本次分享将探讨重阳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内涵。作者:
重阳节概述时间节点农历九月初九,每年阳历时间略有不同。文化地位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遗产2006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国家保护。
重阳节的起源1先秦时期源自古代祭祀活动,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山神。2汉代时期重阳习俗开始在民间流行,逐渐成为重要节日。3唐代时期唐玄宗将九月九日正式定为重阳节,全国普遍庆祝。
重阳节的名称由来阳数叠加古代数字学中,九为阳数的极致。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谐音寓意九九与久久谐音,象征长久、长寿,寄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文化象征重阳兼具吉庆与祥和,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与长寿的文化理念。
传统重阳节习俗登高远眺登山望远,寓意步步高升。赏菊饮酒欣赏菊花,饮用菊花酒,祈求健康长寿。插戴茱萸佩戴茱萸,用于辟邪和保佑平安。品尝重阳糕食用特制糕点,象征生活节节高。放飞风筝南方地区特有习俗,寓意放飞烦恼。
登高习俗历史渊源源自东汉,传说费长房教汝南许逊一家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灾。文化意义登高望远,象征人生步步高升、事业节节攀升。文学传承古代文人留下众多登高诗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现代演变如今演变为全家出游、郊游踏秋的健康活动。
赏菊习俗长寿象征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高洁品格,是重阳节的代表性花卉。历史传承三国魏晋以来,赏菊成为文人雅士的重要活动,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现代传承各地举办菊花展览和大会,成为重阳节期间的文化盛事。
插茱萸习俗辟邪求吉古人在重阳节这天将茱萸插在头上或佩戴在衣襟上,被视为可以避灾辟邪。这种习俗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药用价值茱萸在中医中被视为重要药材,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古人佩戴茱萸也有预防秋季疾病的实用考虑。文学典故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表达思乡之情。这一习俗也通过诗词歌赋广为流传,丰富了重阳文化内涵。
饮菊花酒习俗1吉祥寓意被视为祛灾祈福的吉祥酒2养生功效清热解毒、明目降压3传统制作以菊花、糯米和中药材酿制4文化传承千年不衰的重阳佳节饮品菊花酒作为重阳节特有饮品,既是节日庆祝的一部分,又蕴含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现代人继承这一传统,更加注重其健康养生的功效。
吃重阳糕习俗重阳糕因糕与高谐音,寓意节节高升。各地区风格迥异,北方多层叠,南方甜软糯。这一习俗不仅庆祝秋粮丰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节的地域特色北方糕点文化制作多层重阳糕,象征步步高升南方放飞风筝象征放飞烦恼,迎接好运到来陕北收获庆典结合秋收,舞蹈庆祝丰收喜悦江南饮酒赏诗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共饮菊花酒
重阳节与敬老文化1989年中国政府将九九重阳节定为老人节2012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为老年节新时代内涵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全民活动社会共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敬老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1孝为先百善孝为先的价值理念根植于中国人心中2典籍传承《孝经》等经典著作系统阐述孝道思想3文化根源敬老美德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神基石中华民族敬老传统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尊老敬老不仅是家庭美德,更是社会公德。
古代敬老文化的体现1舜帝孝德舜以孝感动天地的传说广为流传,成为孝道楷模。2汉代选贤汉代将孝廉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3唐代重孝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彰显孝道的国家价值。4清代敬老康熙皇帝多次举办千叟宴,以身作则推广敬老风尚。
现代社会的敬老内涵物质保障精神关怀健康服务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现代敬老文化已从传统宗法等级观念转向平等关爱。现代社会敬老更注重多元化需求满足。物质保障与精神关怀并重,健康服务日益重要。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中国60岁以上人口2.67亿(2021年)占总人口比例18.9%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约4.87亿预计占比约35%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社会关注焦点养老金、医疗、护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养老问题成为重要民生课题。应对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合力。
政府在敬老方面的举措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医疗保障推进医养结合,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权益保障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社会力量参与敬老社区养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供就近便捷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志愿服务各类志愿者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上门陪伴、健康咨询等形式丰富。慈善帮扶慈善机构设立专项养老基金。针对困难老人开展精准帮扶行动。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蓬勃发展,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课程设置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筋混凝土工程劳务分包合同.docx VIP
- 通用简约报价单模板.docx VIP
-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名校联考作文汇编六(2025年10月考)-2026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新闻素材讲练(全国通用).docx
- 家居建材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规程.pptx
- 保健食品中茶氨酸的测定.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合并同类项》及反思(教案).doc VIP
-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RISN-TG046-2023.docx VIP
- 量子化学的建立与发展-11.ppt VIP
- 第五单元作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素材积累(部编) .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