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饮食文化研究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VIP

2025年饮食文化研究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饮食文化研究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项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饮食文化物证?

A.青铜鼎

B.黑陶釜

C.骨耜

D.玉琮

答案:B(河姆渡遗址以黑陶器具为典型,其中黑陶釜是早期炊具代表;青铜鼎为商周时期器物,骨耜是农具,玉琮为礼器。)

2.《齐民要术》中“作酱法”详细记载了豆类发酵工艺,其核心技术与以下哪种现代食品科学原理最相关?

A.美拉德反应

B.乳酸菌发酵

C.酶解作用

D.渗透压调节

答案:C(《齐民要术》强调豆类在特定温度、湿度下通过微生物分泌的酶分解蛋白质和淀粉,与酶解作用直接相关;乳酸菌发酵是酸奶等的核心,美拉德反应是高温下的褐变反应,渗透压调节多见于腌制。)

3.清代《随园食单》提出“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这体现了哪种饮食美学原则?

A.中和之美

B.自然之美

C.技艺之美

D.时令之美

答案:A(“浓厚而不腻,清鲜而不薄”强调口感与风味的平衡,符合中国传统“中和”美学思想;自然之美侧重食材本味,技艺之美强调烹饪技巧,时令之美强调应季而食。)

4.以下哪种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与“火塘文化”直接相关?

A.蒙古族手把肉

B.彝族坨坨肉

C.傣族鬼鸡

D.藏族酥油茶

答案:B(彝族火塘是家庭核心,坨坨肉为火塘边烤制的传统肉食;蒙古族手把肉以煮食为主,傣族鬼鸡为凉拌,藏族酥油茶依赖酥油桶打制。)

5.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核心价值在于?

A.单一茶树品种的高产量

B.茶-林-人共生的生态智慧

C.现代机械化制茶技术

D.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收益

答案:B(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强调生态可持续与文化传承,安溪铁观音系统以“茶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复合生态为特色;单一高产、机械化技术及旅游收益均非核心价值。)

6.以下哪组食材的传入时间与“陆上丝绸之路”无关?

A.葡萄、苜蓿

B.胡瓜、胡桃

C.辣椒、玉米

D.石榴、胡麻

答案:C(辣椒、玉米为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从美洲传入,与陆上丝绸之路无关;其余选项均为汉代至唐代通过丝路传入的西域作物。)

7.日本“和食”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文本特别强调其“五感调和”,其中“五感”不包括?

A.视觉(器皿色彩)

B.听觉(食物声响)

C.嗅觉(香气层次)

D.触觉(口感质地)

答案:B(和食的“五感”指视觉(器皿、摆盘)、嗅觉(香气)、味觉(味道)、触觉(口感)、季节感(时令),不包含听觉。)

8.中国传统“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习俗,与以下哪项文化观念关联最密切?

A.阴阳平衡

B.祖先崇拜

C.五行学说

D.天人感应

答案:D(冬至为阴极阳生,夏至为阳极阴生,面食与馄饨的选择(面属长、象征延续;馄饨似天地未分,象征混沌初开)体现顺应节气变化的“天人感应”思想;阴阳平衡是更抽象的哲学概念,五行学说侧重五材对应,祖先崇拜侧重祭祀。)

9.现代分子料理中“球化技术”(Spherification)的原理是?

A.海藻酸钠与钙离子的交联反应

B.明胶的热可逆凝胶化

C.液氮的超低温固化

D.乳化剂的界面稳定作用

答案:A(球化技术利用海藻酸钠(负电荷)与钙盐(正电荷)反应形成凝胶膜,包裹液体食材;明胶用于传统果冻,液氮用于冷冻料理,乳化剂用于奶泡等。)

10.以下哪部文献首次明确记载了“满汉全席”的具体菜名与宴饮流程?

A.《调鼎集》(清代)

B.《饮膳正要》(元代)

C.《东京梦华录》(宋代)

D.《随园食单》(清代)

答案:A(《调鼎集》卷九“满汉席”条详细记录了134道菜式及宴序,是目前可考最早的满汉全席文献;《随园食单》未提满汉全席,《饮膳正要》为宫廷食疗专著,《东京梦华录》记宋代市井饮食。)

11.云南白族“三道茶”的“第三道”称为“回味茶”,其配料特点是?

A.加盐、花椒的辛辣味

B.加蜂蜜、乳扇的甜香味

C.加核桃仁、芝麻的醇和味

D.加薄荷、菊花的清凉味

答案:C(三道茶流程为“一苦(烤茶)、二甜(加蜂蜜乳扇)、三回味(加核桃仁、芝麻、花椒等)”,第三道通过多种配料调和,引发回甘联想;辛辣为部分少数民族茶饮特点,清凉非白族三道茶特征。)

12.以下哪种烹饪技法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A.烤

B.煮

C.蒸

D.炒

答案:A(旧石器时代人类掌握

文档评论(0)

都那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